赣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广告 房价 信息
查看: 27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银行“打新”产品难现盛世年华 [复制链接]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08:45: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理财推荐:基金理财服务平台

  证监会公布的最新新股发行机制对网上网下申购等一系列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如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了千分之一的上限等,这直接掐断了以往打新股产品低风险、高收益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各银行目前对推出打新产品持谨慎态度
  IPO重启在即之时,沉寂了大约一年之久的银行新股申购理财产品终于打破沉默。近日,交通银行(601328,股吧)2009年版"得利宝·新股连环打"产品问世,宣告银行打新产品正式重出江湖。
推荐阅读银行周刊:
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支付行业或迎寒冬 银行业2011年八大星闻2012年新增信贷8万亿成业内共识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全线超5%银行卡刷卡费率酝酿下调利率市场化或令银行少赚一半退休阿姨托办信用卡 被骗47万和讯网信用卡频道正式上线  不过,无论是最新发行的这款产品,还是此前相同设计理念的产品,都不再纯粹地以打新股作为实现产品收益的惟一渠道,而是通过融入一些新概念,让同类产品实现"升级换代"。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本月上旬证监会关于新股发行的新规,意味着打新产品不再能获得之前的高收益,这也是银行"谋变"的最主要原因。
  产品不再单纯"打新"
  记者了解到,最新发行的交通银行2009年版"得利宝·新股连环打"以新股申购为主,同时兼顾债券、票据、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及信托理财产品等投资品种,在获取一二级市场差价的同时,提升对新股申购闲余资金的利用,从而提升产品收益水平。不过,重启
  IPO首家发行新股的公司三金药业目前似乎并不在这款产品的投资范围内。
  "其实,这并不是一款单纯的打新股产品,只是对旧产品进行了一些升级。"交行上海分行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此次认购新股的方式相比之前改变了不少,产品收益肯定会受到影响,投资者也不要将期望值定得太高。
  事实上,从上月底开始,市场上发行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有的其实已经融入了"打新"概念,这些银行当时的设计思路就是:一旦IPO重启就可以将产品直接嵌入。例如,工行推出的"增强型信托投资"理财产品,产品设计中表明可进行新股申购;中国邮储银行的"天富系列人民币理财计划4号",产品说明书显示,其固定收益类工具投资比例范围为0-100%,权益类工具投资比例范围是0-30%。而对于利用现金及回购款进行一级市场新股申购或增发新股、新债、可转债及可分离债申购的比例不作限制。这样一来,资金不仅用来打新股,还可投资于债券、票据、基金等,即便打新股时失手,产品仍有望获得收益。
  某股份制银行研发人员向记者透露:"已经向上面交了一份打新产品的报告,但还没有回音。"另一家银行研发部人士则认为,大多数银行肯定都在根据新规研究打新产品的设计,可是目前发行打新产品或许并不能获得理想收益,因此不如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
  IPO重启后的市场情况,再做决定,毕竟"现在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应该以保守为主"。
  两年前盛景恐难再现证监会公布的最新新股发行机制对网上网下申购等一系列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如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了千分之一的上限等,这直接掐断了以往打新股产品低风险、高收益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各银行目前对推出打新产品持谨慎态度。
  上周,中信银行就以"新股发行制度的调整将导致资金使用效率和申购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增强,投资者有可能面临更大风险"为由,提前终止了于2007年7月发行的"中信理财之新股支支打计划1号"。
  普益财富研究员张星以即将IPO的三金药业为例,向记者说明了小盘股对银行打新产品吸引力下降的情况。"三金药业计划首次发行4600万股A股。根据新规,这意味着至少有3680万股将采取网上发售,按照千分之一的规定,单个账户的最高申购额度至少为3.68万股,预计在50万元左右。"张星表示,"按照这样的新股发行机制,三金药业更适合投资者直接参与申购,而银行理财产品则难以发挥收益效应。"
  "对于小盘股,建议投资者可以自己直接打新股;对于大盘股,比如那种发行规模达到10亿股的,网上申购的上限或许就会达到上千万元,这个时候,集合大量资金参与打新的理财产品就能体现出优势,毕竟中小投资者资金有限。但是,要想通过银行打新产品获得2007年时的收益,恐怕不太现实。"交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

本文转载自:和讯银行

热门理财文章推荐:余额宝存款利息怎样买理财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重庆方言网 重庆网 重庆学生网

Archiver|联系我们|江西赣州网

GMT+8, 2024-4-29 04:34 , Processed in 1.26562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