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广告 房价 信息
查看: 21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业兴国,一点没错,全民创业才创造大财富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17:43: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无论是美国次贷危机还是欧洲债务危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欧美国家的实业经济被投机性虚拟经济捆绑,国家经济失去原动力支撑,造血功能减退,因而陷入经济衰退的泥潭并连累全球经济。   近几年,类似美国的发达经济体,过度扩张了一些虚拟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泛滥成灾。
  冰岛的教训让世人记忆犹新。多少世纪以来,渔业一直是冰岛的主要经济支柱。可也许是经济全球化的缘故吧,前几年,冰岛人渐渐闻不惯自己身上的“鱼腥味”了,他们羡慕华尔街金融大佬们夹着皮包、西装笔挺地在世界各地穿梭,他们发现,既然可以从金融业获取巨额财富,那何必再那么费力像摇橹打鱼呢?于是喜欢冒险的冰岛人也开始做起了“金元帝国”的大梦。他们带着以往在海洋时代的粗犷激情,投身金融行业,凭借狂热的投机欲望和近乎攫取的手段从海外大量借贷,银行的规模迅速膨胀,简直让这个国家其他经济行业面有赧色。
  可惜,好景不长,全球金融海啸很快就席卷了这个北大西洋岛国,这让冰岛的金融投机家们突然间变得紧张万分。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国家财政。总理哈德发表全国电视讲话,无奈地宣告冰岛面临全国性破产风险。
  冰岛不是个案。整个欧美,大凡在这次在金融危机中栽跟头的国家,无不是因为在金融上搞投机而受累。
  但德国经济却一花独放,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成为欧元区经济的顶梁柱。德国经济的高增长,无疑是缘于出口的高增长。相比奥巴马高调倡导美国提振出口,人口仅为8200万、行事一贯内敛的德国,却不事张扬地保持着全球第二大出口国的地位。在过去10年里,这不仅为德国带来了巨额经常账户盈余,还为德国经济贡献了三分之二的增长率。
  德国对外贸易仰仗于雄厚的实业经济,即专业的制造业和汽车品牌。生性守时、守法、尊重权威、善于完成规定动作的德国人,做事严谨认真,注重质量,创造了精湛的制造业,以数控机床为支撑,产品精准、耐磨,尤以汽车品牌见长。
  无疑,依托实业经济成功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意味着德国经济正在走正道。
  历史已经证明,时代在变,常理尚存,实业兴国仍然是颠扑不破的常理。
  这条常理对中国来说十分重要。中国虽说是一个制造大国,但在过去10年中,中国经济也已形成巨大的资产泡沫。不妨说,中国在金融上才起步,尤其缺少顶尖的金融人才,但现在却有一种畸形的商业现象,就是以前很多从事实业的人,突然发现辛辛苦苦打理一个工厂,还不如炒一两套住房赚钱来得快、来得容易。所以,沿海很多曾经非常勤奋做实业的企业家,在经历了错误的反思之后,开始把实业作为副业,把炒房地产做成主业,好多国企也渐渐不务正业,甚至将国家的救助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甚至股市。
  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中国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获得超常规的扩张。截至2008年底,全国注册的房地产企业达到21.4万家,而1986年还不足2000家,2000年约为2.7万家,企业数量和增速都堪称世界之最。快速扩张的房地产业,给中国经济制造了繁荣的神话,也将中国经济包装成一张浮肿的脸。而资产泡沫形成以后蕴含着巨大的风险,2009年广州最大的玩具厂破产,2011年温州老板出现“跑路潮”,还有鄂尔多斯民间高利贷连环套等。试想,如果一个企业是老老实实做实业的,能靠借高利贷过日子维持吗?
  其实,投机行动本身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对财富的重新分配而已。脱离了实体繁荣实体经济的金融业,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令人担心的是全民投机,大把民间资金投向虚拟经济,投向房地产,投向股市,而实业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紧缺,嗷嗷待哺,亟待输血,制约着扩大再生产,更制约着自主创新。
  今天,要让大家真正安心做实业,笔者以为,最要紧的是要消除这种投机的土壤,从制度的顶层设计上打消人们的投机心理。当投机土壤不复存在的时候,投资者要资本增值,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实业,通过实业让财富堆积。
  因此,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是遏制投机,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实业上来。而根据逐利是资本的本质这一市场铁律,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继续遏制投机性需求,将投机资本从房地产市场驱逐出来,引向实业经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2-5-25 17:47:26 |只看该作者
时隔多年,“实业兴国”再度成为提振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中求进”确定为今年经济工作总基调,并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此后两个月时间,各地出台多项措施扶持实体经济,中央高层也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在虚拟经济出现泡沫化势头,并对国内外经济走势产生剧烈影响之时,“回归实业”被视作实现“稳中求进”的基石。但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实体经济基础如何夯实,如何处理其与虚拟经济的博弈,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重点话题。

“避实就虚”暗藏危机

    “一个大国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经济长远发展就没有基础。”在张兆安代表看来,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实体经济强弱与否,直接影响一国应对危机的能力。

    蒋应时委员指出,3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超过9%,实体经济是主要推动力。“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加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应对外部冲击的重要保障。”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在22个统计大类中,200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据第一位的有12个,第二位9个,第五位1个。对中国而言,实体经济发展空间依然巨大。“我们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以进一步拓展、开发,并且我们的产业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能级提升空间还很大。”张兆安说。

    但金融等虚拟经济近年来迅速膨胀,却使实体经济面临困境冲击。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联名提交的今年政协全会一号提案中指出,由于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比较利益诱导大量要素流向非实体经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也在两会前感慨:“在资本狂潮下,实业精神正在逐渐淡去,有的企业完全放弃了实业。”

    “做过金融的不愿做实业,做过房地产的不愿再做金融,实体经济难以吸引到足够的资源和人才。”葛俊杰委员将此称为 “价值理念扭曲”:“过度投机所带来的‘抽血’效应,已经严重挤压其他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最终必然是产业空心化和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丧失。”

“实业”振兴盼更多扶持

    吕亚臣代表认为,本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直至脱离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最大因素。而高成本、低利润的生存环境,亦使实体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实体经济的利润很薄,而其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土地成本、税收成本乃至水电煤等公用事业成本始终居高不下。”樊芸代表说,除了社会观念外,这些因素的挤压使得实体经济在与虚拟经济的“博弈”中气势不足。

    政协“一号提案”分析,除社会投机心理和成本攀升造成的压力外,还有多种原因导致实体经济处于困境:垄断使民间资本投资无门;产业链上下游两极分化使下游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等;经济萎靡导致实体中小企业产能过剩严重;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资源不足,能力不够等。

    葛俊杰委员提出,现行利率制度下银行坐享巨额利差,也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银行存款一年定期利率为3.5%,而一年至三年贷款利率为6.65%,五年以后的贷款利率更是高达7.05%,一笔交易银行可以轻松赚到至少300个基点的利差。这种巨额利差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其他群体利益为代价的,突出表现就是企业融资成本快速上升。”

    不少代表委员提出,要重振实业,相关政策、资源亟待向实体经济倾斜。“在内外部的挤压下,光靠企业自身很难跨过这道坎,zf需要起到关键作用。”张兆安代表说。他与葛俊杰委员、樊芸代表等均提到,应完善财税制度,给予实体企业适当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此前,2月27日,银监会发文强调要将金融资源投放到 “实体经济最需要、综合效益最优、商业可持续的领域当中”;3月1日,央行亦发文强调要 “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经济瓶颈领域和环节”。吕亚臣代表就此建议,央行应给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企业增加贷款额度和授信额度;同时建议政策扶持的资金由过去的 “漫灌”式转向“滴灌”式,给急需支持的实体经济创造环境,最大化资金利用效率。

生产性服务业不能松

    “实体经济”本身的内涵亦被期待重新审视。代表委员认为,做强实体经济不只是制造业的事,服务业中的很大一块也是实体经济。

    今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考察时强调,生产性服务业也是实体经济,是连接其他产业发展的好纽带,能够提升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今年中央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及部分现代服务业领域率先试点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即被视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生产性服务业涵盖实体企业的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它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在樊芸代表看来,目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理解显然还有待深化。以航运业为例,其涉及的金融票据开具与结算、报关服务等均属生产性服务业之列。它们的便利程度、开放与否均关系到整个航运经济的发展势头。此外,要为地区吸引优质项目和企业落户,服务企业也可发挥巨大作用。

    承受颇多诟病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亦非“鱼死网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本身是相互依存的,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张兆安代表认为,虚拟经济最需要解决的是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问题,“如果泡沫过大,对虚拟经济本身也是伤害”。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Archiver|联系我们|江西赣州网

GMT+8, 2025-5-5 19:48 , Processed in 1.15625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