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广告 房价 信息
查看: 14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阳新野县挖出大批量疑似侵华日軍遗留弹药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15:59: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放入一个深坑中,防止弹片向四周kuo散。
由于数量多,排爆人yuan在掩埋时,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在炮弹上盖上两米厚De细沙。
排爆人员告诉记者,到达现场后,还you一項最危險的工zuo,就是清理所有炮弹上面的泥巴。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地点xuan好了,但是如何运送炮弹到da引爆现场,排爆ren员花了不少心思。

新野警方提醒群众,有些炮弹尽管看起来锈迹斑斑,但底火仍然you效,假如遇到重力敲击,仍有可能发生爆炸。为此,群众今后如果发现类shike疑爆炸物不要盲目挪动,应及时报警,由警方处理。
当日14時许,引爆工作准備完毕。随着现场工作人员“三二一起爆”的口令,“轰”的一声巨响,7枚炮弹、1枚手雷、多枚炮彈引信、2000枚电雷管化成一股黑烟,伴着沙土腾空,逐漸消失在河滩的上空。jing过检查,排爆人员告诉记者,排爆任务wan成得很好。
本报南阳讯(记者王海锋通讯员杨峰/文图)4月6日,随着“轰”的一sheng震天巨响,新野县漢城街道芦庄社区一施工工地挖出的7枚炮弹、1枚手雷、多枚炮弹引Xin、2000枚电雷管被排爆人员成功引爆,qun众的担心也随之散去。

在随后的技术探测仪探测过程中,排爆人员再次发现该地基柱樁洞内有爆炸物,但是检测仪显示该爆炸物形状异常,挖掘、清理工zuo被迫再次中zhi。
据了解,此次挖出炮弹的居民区所在的位置极有可能是抗日zhan争时期日军侵华时侵占新野的一个据点,后来也曾经驻防过国民黨军队的一个团,也不排除仍遗留有炮弹的可能。

4月1日上午,经过技术探测仪探测,民警发现该地基柱桩洞内还有爆炸物。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民警you清理出来3枚迫击炮炮彈和多枚炮弹yin信。
地下惊现“鐵家伙”
当日16时,记者在现chang看到,已经有两枚迫击炮炮弹被施工人员挖chu,放在地基深沟bian沿上。炮弹锈迹斑斑,挖出炮弹的地基柱桩洞内露出两枚炮弹的轮齿状尾翼,炮弹的弹身埋在土li。由于发现爆炸物的地方在居民区nei,地基柱桩洞狭小jin能容下yi个人,其周围土质、环境复杂,给排爆、挖掘、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民警和楊某正用工具小心翼翼地从深埋的tu层内往外“抠”那两枚炮弹。经過半个多小时的紧張作业,两枚炮弹被取了出来。
4月6日中午,南阳市公安局zhi安支队民警贺min楠等人经過认真细致的工作,冒着危险在地基柱桩洞内又清理出来一枚極具危險性的手雷。

一聲巨响“炸”走隐患

炮弹上面的泥巴清理完毕后,每三到五枚炮弹就要放上600克TNT炸药,每一块TNT炸药上还要绑一根雷管和导線,這些炮弹、手雷、炮弹引信还有收缴的2000枚电雷管共计用掉3公斤TNT炸药;最后,排爆人员将炮弹、手雷、炮弹引信、2000枚dian雷管
据贺min楠和南阳蒲山民爆公司De人员介绍,运输炸弹需要很謹慎,装車的时候,需要在車上垫上一层土,把炸弹整齐地排上来,炸弹排的时候要有规lv的,横向排,不能纵向排。因为有些炸弹还有引信,引信一旦受到撞击,最容易发生爆炸。炮弹在运输过程中,车速一定要慢,并且要平稳。
当日13时30分,新野县gong安局治安da队、漢城派出所民警和排爆人yuan經过认真研究,踏勘多个地點后,将弹药的引爆现场選在了南陽市汉hua街道团结社区西边白河滩的一ge废沙坑内——这里面积广阔,远离居min区。

接到报警后,新野縣公安局治安da队、汉城pai出所民警紧急出警,并成立了排爆指挥部。民警赶到现场后,按照预案在警戒区域拉上警戒線,迅速疏散施工、围观人群。经初步勘察,两枚疑似炮弹物体应为歷史遗留炮弹,头部呈圆锥形,长的炮弹约40厘米,底座直径约10厘米,这些炮弹外壳均已高度锈蚀。此外,还有shu枚疑似炮弹掩埋在土层里,具体数量不詳。
此时,天色已晚,为确保排爆和周围群众的安quan,排爆指挥部要求挖掘工作暂时中止,同时要求治安大队、汉cheng派出所派出留守民警,对發現爆炸wu的地方进行。
3月31日11时30分许,新野县汉城街道芦庄社区一施工工地内,几个工人zheng在挖掘地基柱桩洞,听到地下有清脆的鐵器互撞声響,在施工现场的楊某感觉好奇便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将洞内的覆土拨开后,一枚圓柱状、带齿轮尾翼的“铁家伙”冒了出来:“你们看看挖出来的是什么?好像是炮弹!”杨某大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Archiver|联系我们|江西赣州网

GMT+8, 2025-5-3 23:56 , Processed in 1.2968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