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广告 房价 信息
查看: 24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赣州新民生:江西贛州古城千年不涝:宋代排水体系仍发挥作$用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2:07: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昔人留下的福寿沟呈砖拱布局,沟顶散布着铜钱状的排水孔。据丈量,現存排水孔最大处宽1米、高1.6米;最小处kuan、深各0.6米,與志书上记录根本同等。
  不过,每逢雨季,江水上涨高出出水口,也會出现江水倒细致贯注城的环境。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shi二,视水消長而后闭之,shui患顿息”。

  地面上对应的这片地区是一條叫姚衙前的古巷,这里大概保存着宋代的格局,散落着历朝历代的屋子。在被问及“老城為啥不淹水”时,老人们都說,赣州是座“浮城”,并且是乌龟形,龟首在城南,龟尾在城北,以是不guan江水怎样涨,赣州城都能随着浮起来。
  同时,為了包管水窗内沟道流暢和具备充足的沖li,劉彝采取le变化断面,加大坡度等要領。有专家曾以度龙桥处水窗为例谋略,该水窗duan面尺寸寬1.15米、高1.65米,而度龙桥寬4米、高2.5米,于是通tai過龍桥的水进入水窗时,流速猛然增长了2~3倍。同时,该水窗沟道的坡度为4.25%(指程度间隔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或降落4.25米),这是正常下水道采取坡度的4倍。如许que保水窗内能形成强盛的水流,足以带走泥沙,排入江中。
  ran而,让昔人想不到的是后人竟会填塘建房。


  6月21日,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却没有出现明显nei涝,乃至“没有一辆汽车泡水”。ci时,离赣州不远的广州、nan宁、南昌等诸多都市卻惨遭水浸,有的还被市民冠上“东方威尼斯”的外hao。临时间,聽从低下、吞吐不灵的都市排水体系成了众矢之的。


  有同事问他,“是不是福壽沟不管用了”?对福寿沟如数家珍De王荣洪差别意,由于陈腐的福寿沟终究只能輻射到“宋城”那2.7平方公里。而被淹的地方大多是后建的新区。比如一条814大道,便是由于最chu计劃标准guo低,改了fan复,都没能改进内涝的题目。直到赣州市dang局頒布《中间城区排水专项筹劃》,委托某省城乡筹劃計划院的科研事变者,参照气候、人口密度、环境等诸多因素,才终极确定了排shui管线deng技能参数。王荣洪以为,如今赣州根本辦理内涝题目得益于此。
7月9日,市政事戀职员查抄福寿沟

  “这几十年,我们每天号令掩护水塘,可建国初那边管这些东西啊?”赣州市一位文保专家说,“如今人更直接,都钻进钱眼里了,chengli有地方还不开贩卖屋子?”
  与昔人提倡的因势利导差别,今人看上去越发崇尚yong当代科学的li气去改革大天ran。在赣州,古城门里装上了密封性更好的防洪铁门,新城区埋xia了更粗的排水管,泵站里装置了马力更强劲的抽水机。縱然沒有水塘,也不过是多斲丧点电就能把水song出去。
 ganzw.com “那些父母官员为什么不克不及利用如今的科技条件建一些万古长青的利民工程?”“好的很0303”写道。
  “好的很0303”也颁發了本身的见解。“通常看bao道说,某都市bei大水侵袭,被水泡了,我想办li者在都市配置中也应该学习昔人。”他诘责道,“要是"唱凯堤"有贛州城墙一半牢固也不至于决堤啊!”


  不hui被吞没的都市



  (zu+尚)著齐膝De地下水和淤泥,人只能貓着腰往前走。幸亏没遇见眼见者所述的“吐著信子的水蛇和成群结队的老鼠”,固然也未能如yi位市政工人师傅那般荣幸,她曾经在砖缝中发明白昔人隐蔽的金金饰。偶尔偶尔有几块刻着同心圆或井字形的青砖,经专家鉴定,都是唐代的斑纹砖。


  在万幼楠看來,水窗是一项最具科技含liang的計划。原理很大略,每當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shui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力將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
  至今,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jin10万旧城区住民的排污成果。有专家評价,以Ru今集水地区人口的雨水he污水处理惩罚量,縱然再增长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bu会产生內涝,“昔人的前瞻性真令人歌颂”。






  冯長春从赣州园艺场得到的资料表现,1958年gai单位拥有400多亩水塘,到1981nian初僅剩130余亩。市qu其他ji个公社所办理的水塘有很多被填平。



  这统统的差别,都源于赣州市至今發挥作yong的,以宋代福寿沟为代biao的都市排水体系。
  “就像长江流域有鄱阳湖、太湖、巢湖,这些湖也都起了雷同的作用。”万幼楠shuo,水塘增长了都市暴雨时的雨水调理容量,以此淘汰街道吞没的面积和时间。

  据万幼楠先容,根据刘彝当初的计劃li念,福寿沟仅shi整个赣州排shui防洪体系zhong的一环。构筑于宋代的牢固cheng墙是最好的防洪堤坝,另有城内的数百kou水塘。刘彝曾警察將福寿沟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以发揮紧张的調蓄作用。
  无论怎样,相对付其他都市lai说,赣州的排水体系总算是合格的。
  在当年的那篇论文里,冯长春发起,以后ying该刚強克制向水塘“進军”。同时,他发起将水塘与护城河连cheng水系。在馮长春看lai,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yi要宏大于填塘建房。

  直到2007年之前,在赣州市城区的一些地fang,也会出现积水吞沒到qi车頂的情况。赣州市城管局市政工程办理养护处办公室主任王荣洪并不否定这一点。


  一旦粉碎了原有的排水体xi,在都市排水上出现窘境险些是吹糠見米的。冯长春相识到,靠近厚德路相近的水塘填失后,盖起一幢五層住宅楼,致使附jin地區排水无出路,相近的土坯房屋被水浸泡后倒塌。填失赣江餐厅背面的水塘后,下大雨时,餐厅厨房内積水一尺多深,底子wu法正常业务。
  如今,其后者只能通过荷包塘、蕻菜塘、净水塘这些残留的地名,去遙想當年那座被水围绕的江城了。

  一个传播甚广的故事说,ming初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智囊刘伯温欲破赣州城,久攻不下。末了刘伯温派人用铁钉將“龟”的四只脚钉住,才得以水淹赣州,破城而入。

  北京大学地理系传授冯长春是最早意识到赣州水塘紧张意义的人之一。1984年,在细致观察了赣州De水塘zhi后,他颁发了yi篇论文,题为《试論水塘在都市配置中的作yong及利用途径——以赣州市为例》。当时,赣州城的水塘面积约0.6平方公里,占整个都市用地的4.3%。

  颠末3小时透风換气,再穿上you点儿像孕妇装的连体雨衣,顺着2mi多高的竹梯往下,终于jian到了900多年前的下水道——福寿沟。借着寂静帽的灯光,火線是一条不见止境的砖砌tong道。氛围很难闻,就像那种多年未经疏通的去世水塘搅拌着垃圾的殽杂气味。
  当洪峰到达江西省第二多数会赣州时,遭遇的是如许一幕景象:儿童在城门口水灘里嬉戲垂纶,交易人在滚滚大水邊安全地做着买卖。看起來,他们丝毫没有把“洪澇”當zuo“灾害”。
  史料记录,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饱受shui患。北宋熙宁年間(公元1068年—1077年),一個叫刘彝的guan員在此任知zhou,籌划并构筑了赣州cheng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dao结会商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個排水干道体系。由于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壽”二zi,故名福寿沟。
  xiao散的水塘
  题目是,要是江水水位高出排水口,水窗紧闭,江水是jinbu了城,可城内的积水又从那边排挤呢?
光绪年间福寿沟图

  的确,赣州人不会忘记那位数百nian前的都市办理者。他的铜像如今坐落在贛州城北的宋城公园,左边的石碑上刻着光绪年间勘察绘制的“福寿er沟图”。



  不过,一位市政事恋zhi员也叹息,“幸hao八境台公园的那口蓄水塘还在。”本年的几场暴雨中,yu水总是先搜集到水塘,然hou泵站才华直接从水塘里往江里抽水。“不然,根原来不及排水。”
  xiang对而言,深埋地下的fu寿溝是生存齐备的,现存约1公里的“寿沟”从姚衙前不停延伸Dao涌金门。雨shui伴着污水从城楼下的排水口喷薄而出,同时带着福寿沟里特有的气味。站在船上才hui发明,在排水口有一扇铁质的圆形水窗,这是更换了舊时的木质水窗。


  要是“唱凯堤”有赣州城墙一半牢固也不至于决堤

  不过,昔人的前瞻性每每赶不上后ren的粉碎性。
  万幼楠阐发说,在当代,要是下水道的坡度不敷,一样寻常都要用抽水机,而福寿沟完全利用都市地形的高差,采取天然流向的步伐,使都市的雨水、污水天然排入江中。
  26年已往了,在听说“水塘只剩下两口,护城河早已bei填平”之后,冯长春仍旧以为非常痛惜。當年北大家生历jing数月為赣州作了一份筹划,盼Wangxin城在外圍生长,终极未被采取。“都市没有水就失去了机动和活力。”冯长春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塘被填平后,连接著它們的福寿溝ye已经去世了。
  包括广东省一位城管局局长在担当本地媒体采访shi都承认,都市排水体系做得最好的是江西赣州。不过,他略显不平气地夸大,“这个体系也是昔人留下的”。

  6月26日那天,洪峰Dao达赣州,一位网名叫“好的很0303”的赣州市民,拿着相机在城墙上拍下了kai头的一幕。他的镜tou里ji有3600多米长的宋代城墙,也有古城楼里放下的新式防水闸门。有人在背面跟帖问道:“这原形是古代都市办理者De余荫,还是今ren借助高科技的伟力?”




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察附件。没有帐号?◆注册(5秒)◆
  据史布告录,公元1087年,刘彝由于“善治水”,被召还都门任“都水丞”,这一职位相称于本日的水利部副部长。他還cenggei后人留下一句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人据此评价,刘彝属于那種“不是光練嘴或纸上谈兵的实干派官员”。

  在赣州市博物館文博专家万幼楠眼中,这些民间传说都不大靠谱。“不产生洪涝完全得益于一套如今看来都相称先辈而科学的都市pai水體系。”他说。
赣州论坛/赣州人才网/赣州房产网/赣州信息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2-3-21 12:07:23 |只看该作者
还记得1963年发大水赣江路,廉溪路上撑门板过街,西河大桥下木器厂全部被水浸。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板凳
发表于 2012-3-21 12:07:23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这一点相信应该是赣州做的最好。


洪水要是涨进来,涌金門的大门关上就可以堵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Archiver|联系我们|江西赣州网

GMT+8, 2025-5-2 13:05 , Processed in 1.1875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