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广告 房价 信息
查看: 21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赣州市上犹县人民zf2012年zf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2:54: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过去一年: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总收入3.80亿元,增长3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5亿元,增长27.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53亿元,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①总额22.09亿元,增长3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3亿元,增长17.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946元,增长14.9%。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5.28亿元,增长23.4%;贷款余额24.55亿元,增长33.9%,增速排名全市第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3:43.0:35.7,二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年开发储备项目185个,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8.04亿元,同比增长24.8%。实施重点工程项目25个,征收项目建设用地4280亩、房屋1.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9.2亿元,增长124.4%。上犹模具产业基地被列为省级产业基地和省重点产业“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元亨复合材料被列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工业园南区建设被列入市重点调度项目;赣西大道被列入市zf“四路三桥二互通”②建设项目。县城至梅水一级公路全线通车,赣崇高速上犹段、迎宾大道、县城至油石二级公路改造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进展顺利。
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
2011年,我县获得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首次成为全市“五个十百亿工程”达标县,提前一年完成“三年强攻工业”目标任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41亿元、利税4.3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2.6%、40.8%。全年共投入2.26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路网、管网、电力及通讯设施实现开工企业全覆盖。完成新市民公寓建设,新增园区道路硬化面积5.03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厂房7.05万平方米。全面启动工业园南区、污水处理厂和金山大道工程,实现园区扩面1586亩。全年签约入园项目10个,总投资达22.47亿元,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超亿元项目5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142万美元,增长9.7%。
城市面貌呈现新变化
全面完成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县城城市设计和南河湖、黄埠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编制。实施“森林进城”工程,投入1076万元重点实施了“一江两岸”、犹江大道、二中等区域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新增城区绿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绿地率达39%。持续开展“治脏、治乱、治堵”专项治理,拆除违法违章建筑82处,面积1.2万余平方米。全年完成市政工程投资1.28亿元,增长82.9%。投资15亿元的旅游文化城项目正式启动,文体中心、和平大桥等一批重点工程完成招标设计,东环路、上犹大桥等项目稳步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达9.8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1.6%,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焕发新活力
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1.54亿元,增长5.8%。“两茶一苗”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新增茶园1万亩、油茶3万亩、桂花苗木2万亩。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成功注册“上犹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列为全省花卉苗木产业重点县;犹江绿月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省级示范社称号。投入3461.8万元用于统筹城乡发展,成功打造了东山高桥、梅水洋田、社溪沙段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精品示范点。扩张圩镇面积1.25平方公里,引导7860人落户圩镇。发放各类惠农补贴9659万元。完成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避灾移民1582人。投入3225.8万元发展水利事业,建设各类基本农田水利工程176个,总投资1800万元的营前石溪河治理工程基本完成。
改革创新踏上新征程
新增个私业户2907户,同比增长40.4%,注册资本达到22.93亿元,增长10.8%。实现外贸出口2.63亿美元,增长207%;被评为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陡水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省zf批准。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百强县”。全年旅游人次突破38万,增长34.2%,旅游总收入2.31亿元,增长34.1%。成立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做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实现融资4.27亿元。引进赣州银座村镇银行入驻上犹;成立上犹金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4亿元。
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
成功申报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开展仙人湖省级湿地公园创建工作。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正式授牌命名为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深入开展“爱我上犹江、保护母亲河”活动。完成陡水、油石生态乡镇规划编制。对全县采矿、选矿企业进行了整顿,关闭非法选矿企业3家。被评为全省春季防火平安先进县。完成“一大四小”造林绿化4万亩,启动造林绿化“景区添彩”工程;被评为全省第三轮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先进县。
社会管理彰显新成效
全年实现民生工程支出5.46亿元,比上年增支1.49亿元,增长37.6%;教育支出2.03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19.7%和生产总值的5.8%,分别比省要求高出3.7和1.8个百分点。成功列入全省第二批教育园区建设试点县;上犹二中新校区竣工并投入使用,营前中学高中部撤并至上犹中学、上犹中学初中部整体平移至上犹二中顺利完成;在全省率先实施孤儿、单亲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在县城就读活动,开展边远山区村小和教学点学生“爱心午餐”试点工作。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农家书屋45个;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成功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00套。1.55万人享受了城乡低保,发放低保金2142.5万元;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征缴保费945.8万元,参保人数10.21万人,参保率达82.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16%,比上年提高4.12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累计扩面5.56万人。购买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399个;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3409万元。县人口计生委获评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县公安局被省公安厅授予集体二等功。
行政效能得到新提升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7件、政协提案158件,办复率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100%。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复议办结率100%。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大力治庸、治懒、治散,着力提速、提质、提效,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居全市前列。县长信箱收到群众来信1232件,办结率100%。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全年公开各类信息1.97万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2-6-23 13:00:21 |只看该作者


2012年zf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为契机,以统筹推进“四化”进程为主战场,以同城化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同城化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着力打造四省通衢休闲养生后花园,争创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千方百计上项目,聚精会神抓产业,真心实意谋民生,全力以赴保稳定,推动“生态发展、绿色崛起”取得实质性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3.5%,达到40.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3.06亿元,分别增长31.6%和2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8%,达到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12.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达到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04%,达到4475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达到4459元。
树生态工业品牌,以经济实力的增强支撑同城化
抓平台建设
按照“完善北区、扩展南区、改造老区”的思路,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北区路网、管网、电网及公共绿化、亮化工程;完成南区一期2000亩“三通一平”③,建好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金山大道;推进园区物流、天然气、22万伏输变电工程等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住房、医院、学校、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探索建立绿色考核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承载能力强的生态工业园区。
抓效益提升
坚持存量裂变、增量倍加,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利税6亿元。做大做强全省首个模具产业基地,打造模具产业品牌。全力扶持晨光稀土上市;推动海盛钨钼技改升级,年内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以元亨复合材料为龙头,推动玻纤产业整合转型,打造全省知名的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对接赣州市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加快建设南翔新能源、奥沃森动力新能源,打造全市新型动力电池基地。加快金成复合材料、乐丰科技、连胜电子、兴港制衣等企业建成投产。鼓励民间资本向具有资源优势、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聚集,确保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25家。
树生态城市品牌,以城市品质的提升
对接同城化推动城市规模扩张
按照四面扩张的总体思路,实施“东接、南扩、西连、北延”城区框架拉动工程。往东,建好迎宾大道和上犹大桥,实现与赣崇高速同步通车,迅速与黄埠新区连为一体;往南,启动文峰南路周边地段建设,规划建设高速西出口至沿湖公路及环南河湖公路,带动周边近3平方公里发展;往西,实施茶亭路拓宽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西亭小区棚户区改造;往北,推进东环路建设,启动东山大道延伸至广田工程。鼓励和支持东山、黄埠建设成为全县核心增长极,营前、社溪、寺下成为全县重要增长极。力争年内城市整体框架突破12平方公里,新增建成区面积0.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达到43.6%。
努力提升城市品质
继续推进“森林进城”工程,抓好城区主干道绿化改造以及裸露山体覆绿,确保新增绿地面积6万平方米以上,绿地率突破40%。启动迎宾大道沿线房屋立面改造,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把迎宾大道建设成为对接中心城区的“景观走廊”。持续深入推进“治脏、治乱、治堵”工作。
树生态农业品牌,以城乡统筹发展夯实同城化
做大做强“两茶一苗”产业
新植油茶3万亩(低改3万亩)、茶叶1万亩、桂花苗木2万亩。加快梅岭茶叶基地、高桥油茶基地、林博园、农博园等示范基地建设,建立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扶持犹江绿月、强旺油茶、赣丰林投、丽丰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树立“两茶一苗”产业标杆。申报“上犹茶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动宝生园茶油精深加工厂建成投产。加强与中国茶科所合作,完成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市场营销,出台奖励政策,确定主打品牌,鼓励“两茶一苗”产品进入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逐步形成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完成4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2.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申报全国农村河道整治示范县,争取立项建设县城防洪堤工程。完善粮食应急储备,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成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的基本要求,抓好88个新农村建设点村庄整治工作。重点建设一级公路沿线和社溪沙段至麻田沿线两个区域,打造白水寨、南坝等一批综合精品示范点,形成有上犹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全年扩张圩镇面积1.2平方公里,转移农民7000人。
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
以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为契机,认真编制片区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努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推进水岩扶贫开发示范乡建设,在水岩、五指峰试点建设乡镇保障性住房。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④,推进57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避灾移民3000人以上。
树生态旅游品牌,以旅游环境的改善服务同城化
打造旅游景区
强化旅游招商,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抓好园村至陡水旅游公路、县旅游集散中心、燕子岩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黄沙坑漂流、九曲河漂流、龙湾度假村建设。配合市zf理顺陡水湖管理机制,推动陡水湖旅游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唱响旅游品牌
精心谋划“六个一”工程⑤,申报中国观赏石之乡,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游”品牌;围绕“两茶一苗”产业基地,促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培育黄埠至中稍、梅水至陡水、油石至社溪乡村旅游带,打造“乡村游”品牌;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养生养老项目开发,打造“养生游”品牌;适度发展旅游地产,扶持一批星级酒店、度假村、休闲农庄、娱乐城和主题公园,打造“休闲游”品牌。
做大旅游市场
加快旅游产业市场化步伐,积极争取上犹纳入省、市主要旅游精品线路。鼓励县内旅行社开展地接业务,引进有实力的旅行社在上犹设立分社和服务网点。推动“一石一鱼两茶”⑥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鼓励旅游企业在县内外景区景点、宾馆酒店、购物超市建立商品销售网点和专柜。开展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和形象标识有奖征集活动,提升上犹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旅游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力争全年旅游人次突破50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亿元。
树生态环境品牌,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保障同城化
推进生态资本化⑦
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水电、风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做好双溪风打坳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推进龙江水电站建设。鼓励林权依法有序流转,推进林权和果园抵押贷款工作,提升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争取并扩大上级生态补偿政策和生态保障基金,力争创评省级生态乡镇3个以上。积极申报省级地质公园、赣江源头保护区、仙人湖省级湿地公园和国际级水产鰕鯱鱼种质资源保护区。
强化环境保护
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抓实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4万亩,推进县城周边山场“景区添彩”工程。加快推进章江源头生态环境治理和上犹江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目。整治解决石板材加工污染,控制新增网箱养鱼,加大水上餐饮清理整治力度,逐步减少河道采砂,确保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狠抓节能减排
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单位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有效降低,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6%和2.2%。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督促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执行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最大限度节能、节地、节材、节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Archiver|联系我们|江西赣州网

GMT+8, 2025-5-6 11:20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