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广告 房价 信息
查看: 27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赣州,应该重点推出“中央苏区”还是“红三角经济区”?(附中央苏区和红三角图)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4:05: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赣州,应该重点推出“中央苏区”还是“红三角经济区”?(附中央苏区和红三角图)
红三角革命老区综合扶持开发示范区——获批较易,可形成赣州为中心的经济区,最利建省
中央苏区综合扶持开发示范区—————获批最易,但分布不成片,赣州城区被边缘化

赣粤湘联手:共建“红三角革命老区综合扶持开发示范区”(附图)!
★区域范围:包括赣粤湘三省边区的赣州、郴州2市,以及吉安、韶关和株洲部分县(市、区)组成的大三角地区,共51个县(市、区),人口2100多万、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
赣粤湘三省边区的“红三角”地区同为革命老区、同属红土地貌、同处欠发达地区、山水相连、分别是广东的北大门、湖南和江西的南大门。打造“红三角”经济圈的这一理念,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香gang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在2002年8月提出来的。
★发展定位:
1、全国红壤综合开发及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2、全国红色生态旅游开放开发带动区
3、革命老区综合扶持开发示范区
4、全国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先行区
5、东南沿海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区。
6、计划生育城乡二胎试验区
◆这里以红为特色:
红土、红石、红米饭、红鲤鱼,
红军、红歌、红井冈、红故都。
◆这里以灿烂的文化为自豪:
南方首关——梅关
南岭宋城——赣州
北伐营地——韶关
革命摇篮——井冈山
共和国摇篮——瑞金
中华南方始祖的陵寝——炎帝陵
◆这里的有色金属闻名于世:
赣州是著名的“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
郴州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银都”之称
这里锻造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影响深远。
这里的炎帝文化更是天地之造化、影响更久远!


关于扶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建议
2006/07/28
http://.ndrc.gov.cn/dqjj/fpkf/lsbqdqfz/t20060728_78193.htm
---------------------------------------------------------------------------------------------------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革命老区的贫困状况,对今后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把扶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统筹考虑,加大支持力度。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把“十一五”规划纲要有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在研究编制相关专项规划时,把革命老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结合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认真研究,重点规划。在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安排上,进一步积极支持和照顾。
    二、把革命老区发展融入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中。革命老区具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部分地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的区位优势也比较明显。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为革命老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扶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要按照强化基础、改善环境、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的思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革命老区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按照因地制宜,强化特色的原则,培育主导产业,提高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口、自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三、把扶持的着力点放在新农村建设上。革命老区“三农”问题目前仍很突出。有关部门在制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有关政策措施中,要把促进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集中各方面资源加大对老区县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提高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加强城镇化建设,加快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前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革命老区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增长点;三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群众综合素质,拓展非农就业,提高增收能力。
    四、革命老区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自身力量改变面貌。虽然近年来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扶持不断增加,但落实到每个老区县,也只能是“杯水车薪”,难以完全满足当地发展的需要。改变革命老区落后状况的决定因素是当地的人民群众。革命老区要在国家和各级zf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立足当地资源,准确定位,依靠自身力量加快发展。
(地区司扶贫处提供)
----------------------------------------------------------------------------------------------------
我国革命老区基本情况
2006/07/28
---------------------------------------------------------------------------------------------------
    一、革命老区范围。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老区办等部门在全国确定了1389个革命老区县,占当时全国总县数的65.5%。1986年至1988年,国家统计局对革命老区县做了重新认定,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立的革命根据地并建立红色政权半年以上为标准,在全国确定了256个老区县。随着行政区划的变迁,截至2004年底,发布在国家有关统计年鉴上的老区县共有237个,分布在17个省份。其中,185个老区县集中在江西(41个)、福建(21个)、湖北(58个)、湖南(23个)、四川(20个)、陕西(22个)等六省,占全国老区县数的78%。
    二、革命老区的贫困状况。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截至2004年底,237个老区县国土面积58.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6.1%;总人口13279万人,占全国的10.2%,其中乡村人口11162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11.8%。在237个老区县中,有97个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国家扶贫重点县”)。就有关指标看,老区县的劳动力文盲率为9.4%,比全国水平高1.9个百分点,但比国家扶贫重点县低4.6个百分点;老区县人均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4210元、3436元和210元,分别是全国水平的58%、35%和23%,是国家扶贫重点县的1.5倍、1.4倍和1.4倍;老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663元,是全国水平(2936元)的57%,但高于国家扶贫重点县(1585元)水平。
    综上,全国老区县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水平。目前,革命老区在生产生活条件、产业结构、教育卫生、地方财力、人民生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三、原中央苏区县的贫困状况。中央苏区共有21个县,其中江西省11个,福建省10个。截至2004年底,江西省11个苏区县总人口555万人,农村人口460万人。11个县人均GDP为3640元,是全国水平(10530元)的35%,且低于国家扶贫重点县水平(39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89元,是全国水平(2936元)的64%,高于国家扶贫重点县水平(1585元)。福建省10个苏区县总人口311万人,农村人口235万人。10个县人均GDP为10380元,与全国水平大致持平,是国家扶贫重点县的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025元,高于国家扶贫重点县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
(地区司扶贫处提供)



单选投票, 共有 41 人参与投票
1.  红三角革命老区综合扶持开发示范区——获批较易,可形成赣州为中心的经济区
2.  中央苏区综合扶持开发示范区—————获批最易,但分布不成片,赣州城区被边缘化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重庆方言网 重庆网 重庆学生网

Archiver|联系我们|江西赣州网

GMT+8, 2024-6-2 01:24 , Processed in 1.1875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