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广告 房价 信息
查看: 49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赣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5:50: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赣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访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主任李命志

●人物档案:
李命志,男,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经济室主任。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取得学士学位。1998年9月至12月,在英国诺丁汉劝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法学院学习普通法、欧盟法和英语等。2001年10月至2002年8月,在荷兰乌德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法学院学习法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在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从事经济政策研究、经济立法等工作。主要从事国民经济运行季度形势分析,协助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开展经济监督工作。参与大量法律的起草和研究,如合伙企业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节约能源法、中小企业促进法、融资租赁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是节约能源法修订起草工作小组组长。
7月5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气喘吁吁地敲开了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主任李命志的办公室:“不好意思,李主任,我7点半就出发了,没想到一路堵车,结果迟到了半个多小时……”
“来,别急,喝杯水,跑累了吧?”李命志递给记者一杯热水,笑眯眯地打断了记者的道歉,“没什么,喘匀了气再谈吧。”李命志体贴的话语,让记者感动不已。
感觉:“《若干意见》既是赣南难得的机遇,也是重大现实考验”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之际,《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我作为参与了这项工作的一员,也感到由衷的高兴!”李命志很有成就感地说,“但《若干意见》的出台,对赣南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是重大的现实考验。”
李命志说,今年4月中旬,他随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在赣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可以说,近年来,赣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整体而言,在全国范围内比较,赣南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
李命志解释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欠发达、后发展的特征依然明显。这次国务院出台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层面来支持振兴发展,这对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苏区,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建设我国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若干意见》的含金量相当高。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苏区的厚爱,赣州市委、市zf为了推动《若干意见》出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李命志加重了语气。
支招:“赣南要用好用活政策,更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美好蓝图已经绘就,赣南又该如何做,才能抓住这难得的机遇?
“贯彻实施好《若干意见》,我个人认为,既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的支持政策,更要结合赣南实际发挥自身后发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创新路、求突破。”李命志告诉记者。具体而言,李命志提出了以下意见:
在“对接”上下工夫,全面做好振兴发展的各项准备。要全面对接国家支持振兴发展的政策扶持,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赣州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和实施振兴规划显得相当关键。在操作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深度理解各项扶持政策,全面吃透《若干意见》精神实质。
在“产业”上下工夫,构建振兴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赣州稀土和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研发,促进精深加工,发展高端稀土、钨新材料和应用产业。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生物制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项目”上下工夫,增加有效投入促振兴发展。要抓紧做好项目的策划、可研、申报、对接、争取和实施工作,尽快争取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一方面要抓紧规划实施一批国家支持的重大交通、能源、民生项目,增强赣州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若干意见》的优惠政策,引进一批实体经济领域的项目落户。
在“绿色”上下工夫。良好的生态是赣州振兴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
核心:“要在创新上多努力,不仅需要科技的创新,更需要发展思路、工作方式的创新”
在访谈中,李命志多次强调,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在创新上多努力,不仅需要科技的创新,更需要发展思路、工作方式的创新。”
李命志举例说:“比如说跑步,人家发达地区已经跑了100米了,赣州才跑50米、60米。那怎么办?就要通过创新,抄近路,挖掘捷径。赣州这次在很短的时间内,争取到国家支持振兴发展的特殊支持,本身就是在发展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上的创新。这种发展思维和理念的创新,对赣南干部群众的思维和作风也是一次锻炼和提升。”
李命志说,创新才能为振兴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赣州有望批准为较大的市,将享有相应的地方立法权,为创新体制机制提供了法律保障。要充分运用好赣州现有的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平台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借助“外脑”,借力发挥,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加快赣州产业转型升级。赣州的资本市场目前还不够发达,“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还面临不少困难,在创新投融资机制方面有很大潜力,赣州完全可以在加快企业改制、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培育企业上市融资等方面闯出一条新路。
李命志还充分肯定了赣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他说:“在赣州市委的领导下,赣州市人大常委会为争取和推动《若干意见》的出台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希望赣州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全体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主动融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宏伟大业,紧紧围绕党委工作重点,充分履行人大监督职责,推进振兴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振兴发展建言献策;充分调动人大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为振兴发展建功立业。”
“应该说,赣州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我相信赣州的明天更加美好,赣南苏区人民的生活会更加幸福。”最后,李命志充满感情地说:“过几年,赣州发展起来,我一定要再去看看,苏区人民淳朴厚道,我牵挂在心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重庆方言网 重庆网 重庆学生网

Archiver|联系我们|江西赣州网

GMT+8, 2024-6-13 15:52 , Processed in 1.14062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