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广告 房价 信息
查看: 295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康新闻:【印象南康】贛南客家 南康春节傳统習俗一二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1:20: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nian前 关鍵词:腊肉,米酒,黄元米馃
赣州论坛  

在南康等赣南地区,邻近春节的时间,外出职员,纵然再远都盡大概赶回家與家人团圆过年。立冬后,每家每户都开始腊香肠(半肥半瘦的猪肉,切成碎块,加上盐、花椒、大料、八角等,加适量bai酒,拌匀安排一晚。取猪大肠,用盐腌好的,洗濯,把肉放进去,压紧,yong針把有气泡的地方戳破放失氛围。香肠裹好后,用竹竿挂起,放入阳光下,这便是赣南人腊香肠的传统)、猪肝、猪肉、板鸭、鱼、蒸制糯米酒(赣南人俗称“水酒”,釀糯米酒进程大抵是如许:先把糯米用饭蒸蒸熟,然后把它散开待冷,再散上肯定份量的酒饼,把它装进小缸里,然后zai缸面和附近用稻草和棉被等掩蔽精密保暖。几天后,缸里的糯米饭便發酵变成糟粕,并且渗入渗出有很多液体。这時就用“酒类”,一种用竹篾编织成的小篓放进缸里,让yeti进入“酒类”,然后用碗把这液体舀进酒坛。这种液体為“酒娘”,酒niang的度数很高,须渗入渗出肯定份量的沸水。如许就变成了香醇的客家糯米酒)...农历十仲春中旬起炸馃子、做糖爆、炒花生、瓜子、黄元米馃(是赣南客家人du特的食品,汗青久长,早在ming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以糯米为zhi料。打黄元米馃是赣南客jiaDe一项紧张民风活动,多个青壮夫君腰扎红布,手持yong木棒zuo成的黄元棍,围著石臼輪番打黄元米馃,老人、妇女zai外圈繁忙,孩子们在一旁看热闹。这家打完了,大伙儿把石臼抬到下一家,挨家挨户地打。剛打出的黄元米馃,用手抓成团蘸点酱油或白糖,即可食用。走亲探you,奉送几块光彩金黄的黃元米馃,意寓吉祥繁华。家中来了客人,把黄元米馃切cheng条块,炸炒蒸煮咸宜,味道很好)...十仲春xia旬,人们开置办年货,去商店购買过年所需的物品和食品。南康县志记云:“十仲春下旬,每天逢圩日,圩上人隐士海、賣本地货、置办年货”。可以反应出南康人年前去市場购买年货的繁忙熱闹场合场Mian。
赣州論坛/赣州人才网/赣州房产网/赣州信息港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2-3-19 11:20:06 |只看该作者
   
正月初一至十五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开始,最好得起早床,赶在别人还没起床之前,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據说谁家最早放鞭炮,谁家的运气就最好。全家欢聚吃果子酒,开怀畅饮。这天吃齋(因除夕夜吃了太多的丰富佳肴,年初一要吃“旧饭”、吃素菜了,这样有助于消化,又意味年年有余),不扫地(赣南客家人過年有个风俗,大年三十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初一、初二不管有多脏都不可以扫地的,据说这是“囤财”的意思,门口堆着紅红的炮仗纸,越高越好,说明你家有钱),不波水,不远行,白天不睡觉,说话不犯禁忌,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互相问好。邻居见面,互道恭喜!平日存有意见的人,此刻也笑脸相迎,以示吉利。初一开始在家族中拜年,首先給长辈拜年,左邻右舍登门拜年,喝茶饮酒,请吃糖果,祝愿添财添福,吉祥如意,也互相给孩童们发压歲钱。初二清晨,户户宰鸡、煮蛋,人们个个食汤,后吃丰盛的早餐,为一岁牙祭的开始,俗称“起牙”(腊月十六日也吃丰盛酒菜,为岁末牙祭,俗称“圈牙”)。从初二起,人们開始走亲戚,青年夫妇携儿带女,购买酒肉到岳家拜年。新婚夫婦第一次到岳家拜年,俗称“上门”,礼物丰富,见亲属小孩要给“喜欢钱”。初二始洒扫,垃圾往里,意为财不外扫。初三大扫除,把藏起的垃圾一扫而光,送野外,焚香烛放鞭爆烧掉,俗称“送穷鬼”。初四以后,大搞龙灯、狮子,有的还扮演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的人物,锣敲喧天,爆竹轟鸣,串村走户,彼此相迎,一直闹到元宵节,名为“搞春”。南康县志记云:“自正月初一至元宵,俗为祝岁日。昔时,每村购龙灯5节或9節,于晴宵雾月游行于街市,人以鞭爆迎之,灯腹燃燭作游龍舞,锣鼓聲、唢呐声、鞭爆声,声声悦耳,人们尽情娱乐”。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板凳
发表于 2012-3-19 11:20:09 |只看该作者

小年
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这天是赣南客家人过小年,就是送灶神。在赣南客家人中,灶神也称为灶神娘娘,因为她能往返天庭与人间,能操纵人们的平安功禄,在某种程度上说她就是客家的女神。在小年这天,赣南客家人幾乎每家每户男子都会奉上三牲、糖酒等来祭拜这位“南方火德之帝”,祈求她能在天帝面前说好话,让她给我们帶来福祉。南康县志記云:“解放前,晚上还要点烛焚香放鞭爆送灶神上天,求其‘上天奏善事,回宮降吉祥’”。可以反映出南康人民对吉祥生活的祈盼。在我们當地从政府部门到民间老百姓都对小年特别的重视。上犹县志记云:“官署封印,诸生散馆,遠人还家;還賬目,送节礼,抹什物,蒸糕点;治祭品,摆贡献。厅堂高悬祖宗遗相,设供案”。小年那天,我们当地县里各級行政部门放假一天,在遠方工作的人们也陆续赶回家。如果某人欠有账目,也会在小年前还清。要是谁家的过年糕点和年货还没置办的,小年那天都会忙碌着置办。有些家庭会在厅堂挂上始祖的遗像,在神台上点上香烛,敬拜祖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除去房顶上的尘土,通沟排水,所有的生活用具如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都要擦洗一遍,这就是客家人俗称的“扫家”。过了小年更为忙忙碌,买年画、寫春联、理头发(我们那的风俗是从春节到元宵期间是不允许理发、剪指甲,所以最好是在年前将其處理好)、做豆腐、做米馃、趕新衣等等,呈现出欢乐、忙碌的气氛。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地板
发表于 2012-3-19 11:20:12 |只看该作者
除夕
除夕,俗称年三十。崇义当地有扫墓的习俗(去祖宗坟地,除去坟地杂草,清潔墓碑,整理墓场,点上香烛,叩首作揖三下,杀雞以鸡血淋坟前一圈,三响爆竹,最后点放一挂鞭爆,以祈求老祖宗保佑他的子孙来年安康幸福)。午后点烛、焚香、鸣鞭炮、祭祖敬神。家家贴春联(俗称“上红”,除夕中午家家户户开始帖对联,在房门、灶台,甚至在谷仓、牛栏、猪圈、鸡窝上也要帖上大大小小的紅纸吉语。春联的贴法大致是这樣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聲或二聲。面对大门,右手方向为上联,左手方向为下联)、放爆竹(晚饭前必须燃三响爆竹,且放一掛鞭炮。晚上12点整也必須三响爆竹,且放一挂鞭炮,以提醒人们新的一年的到来)。除夕那天必须沐浴换上新衣服(到了大年三十傍晚,赣南客家人会煎好一鍋由香樟、絲茅等多种“幸福草”合成的热水沐浴净身。据说可洗去一年的风尘与艰辛,驱除一年的邪气,洗过后,就平平安安、顺顺当当了),烧香点烛,敬神祀祖后,晚上吃团圆饭,宴席丰盛(一桌豐富的晚宴,算是一年来的奖赏,平时没吃过的好菜,此时此刻尽可放开肚量来吃。这时,飯桌上必然会安置一小杯酒,这是祭祀先祖的,不能喝掉。赣南客家人还會在饭桌上多添置一套碗筷,一说是为祖先享用而准备的,另一说则是祈祷着来年能“添丁”,使人丁興旺),气氛欢樂。整个房屋灯火通明,名为“照年光”,长辈给小孩压岁钱(祈盼着晚辈顺利成长,并进行祖先创業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后辈们则表示要對长輩孝敬),有些人“守岁”,敲鑼打鼓,通宵不寐。大余县志记云:“午夜零时起、当家人开门‘出行’,朝得利方向鸣鞭炮,点烛焚香,焚并要纸钱,走一趟,祷告“出行大吉、四方得利”。反映了大余老白姓对新年的祝福和祈盼。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Archiver|联系我们|江西赣州网

GMT+8, 2025-5-2 02:26 , Processed in 1.26562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