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广告 房价 信息
查看: 9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清民国时期的莎士比亚中文版都長啥样?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16:45: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此展特别展出了第一次出现“莎士比亚”这个译名的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一上海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莎士比亚自19世纪30年代起进入国人早在1839年,莎士比亚就以“沙士比阿”的译名出现在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而国人真正开始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最早是通过英国作家兰姆姐弟所作《莎士比早在1903年,上海达文社出版了《澥外奇谭》一书,这是《莎士比亚故事集》1904年,林纾和魏易也用文言文合译了《莎士比亚故事集》,即《吟边燕语》文明戏时期,不少剧作家通过改编莎士比亚戏剧来讽刺时政。1913年,郑正秋1915年12月25日,袁世凯宣布第二年改元“洪宪”,这激起了民众们的反后来,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也有了白话文版。1921年,田汉在《少年中国》杂而梁实秋从1931年起开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1967年他完成了全部莎士比另一位翻译家孙大雨则翻译了《黎琊王》(即《李尔王》),这份集注本诗译于1当然,翻译是一方面,研究是另一方面。虽然莎士比亚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已在中之后,更多国内学者开始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周越然的《莎士比亚》于上图工作人员还透露,当时有大力提倡翻译莎士比亚的,亦有持反对意见的。比如



晚清民國时期的莎士比亚中文版都長啥样?

4月20日,上海图書馆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舉办“莎士比亚在中国馆藏文献展”,展出晚清民国以来上图所藏有关莎士比亚的经典文献。

此展特别展出了第一次出现“莎士比亚”这个譯名的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一次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文言文译本《澥外奇譚》,第一次以白话文介绍莎士比亚作品的《哈孟雷特》。还有学者王元化有关莎剧研究的手稿与藏书票、诗人屠岸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詩的手稿、徐家汇藏書楼所藏《莎士比亚经典戏劇》袖珍本的仿制品以及于今年4月23日進行上图首发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诗》线裝珍藏本。

上海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記者,莎士比亞自19世纪30年代起进入国人视野,并對我國戏剧、文学等多个领域影响深远。一百多年来,上海是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戏劇演出和莎學研究过程中的主要中心之一。上海圖書馆受地域文化之利,收藏了大量与莎士比亞相關的各类近现代中外文獻。

4月20日,澎湃新闻走进上海图書馆,听工作人员講述這些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

早在1839年,莎士比亚就以“沙士比阿”的譯名出现在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中。此后,清代外交官、曾国藩次子曾纪泽出使英国时,也曾在日记中记录觀看莎剧的相关細节。

直到1902年,“莎士比亚”这个现今通用译名才出现在梁启超的《飲冰室诗话》中。看图中那一句是“言近世诗家,如莎士比亚”。


《四洲志》节选中的莎士比亞


曾纪泽在日记中记下到剧場看哈姆雷特的情景。


直到1902年,“莎士比亚”这个现今通用译名才出现在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中。

而国人真正开始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最早是通过英国作家蘭姆姐弟所作《莎士比亚故事集》的文言文译本。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澥外奇谭》和《英國诗人吟边燕语》(简称《吟边燕语》)。

早在1903年,上海达文社出版了《澥外奇谭》一书,这是《莎士比亞故事集》最早的文言文譯本,第一次把莎士比亚的戏劇故事翻译给中国读者。下圖是1903年《澥外奇谭》的目錄页,從中可见當時题目采用了中国章回小说的形式。而目录中的“第十章 报大仇韩利德杀叔”就是我们今天特别熟悉的“哈姆雷特”呢!



1904年,林紓和魏易也用文言文合译了《莎士比亚故事集》,即《吟边燕語》。《吟边燕语》全书共二十個故事,采用古雅传奇式题目。左图这个名为《肉券》的故事其實也是我们熟悉的——《威尼斯商人》。

上图工作人员表示,《吟边燕语》不僅影响了田汉、曹禺、郭沫若等一代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大师,更成为中国文明戏時期非常流行的莎剧蓝本。


文明戏时期,不少剧作家通过改编莎士比亚戏剧来諷刺时政。1913 年,郑正秋的新民社上演了由《威尼斯商人》改编的文明戏《肉券》,首开中国人用汉语演出莎劇之先河。

1915年12月25日,袁世凱宣布第二年改元“洪宪”,这激起了民众们的反对。在此背景下,莎士比亚经典《麦克白》于次年被改编成《窃国贼》。这部莎劇可谓轟动一时。

后来,洪深率领下的上海戲劇协社在1930 年以現代话剧的形式上演了由顾仲彝翻譯的《威尼斯商人》,这是莎劇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第一次正式公演。


1916年《申報》上的《窃国贼》廣告



下图是影坛杂志上《仲夏夜之梦》的剧照。影壇雜志连续两期介绍了此部影片,使国人通過影片了解了莎士比亚的作品。


后来,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也有了白话文版。1921年,田汉在《少年中国》杂志第二卷十二期上发表了译作《哈孟雷特》,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完整的戏剧形式并用白话文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之后他还翻译了《罗密欧与朱丽叶》。

而梁实秋從1931年起开始翻译莎士比亚戲剧。1967年他完成了全部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转而翻译莎士比亚诗作。他是中国第一个以一人之力完成全部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翻译家。

另一位翻译家孙大雨则翻译了《黎琊王》(即《李尔王》),这份集注本詩译于194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据悉这个译本被认为在用“音组”的办法来翻译原文里的“素体韻文”方面“認真地做了实验”,具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曹禺、朱生豪、屠岸等大家也都翻译過莎士比亚的作品。


田漢譯《罗密欧与朱丽叶》




孙大雨译《黎琊王》与梁实秋译《李尔王》


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手稿

當然,翻译是一方面,研究是另一方面。虽然莎士比亚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已在中文书籍中被提及,但直到二十世纪初年才有学者因崇尚西学和倡议译书开始對莎士比亚进行研究。1905年,著名戏剧演员、剧作家汪笑侬曾在《大陆》第三卷第一期对林纾翻译的莎剧故事以七言绝句的形式逐一品評。鲁迅也曾在《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這三篇早期论著里提到莎士比亚,希望中国也能出现像莎士比亚那样的作家来表達民族的声音。


魯迅在新青年上对莎剧进行评价

之后,更多国内学者开始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周越然的《莎士比亚》于1929年出版,成为了中國第一本莎士比亞评介性著述。胡适还组织了一个由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组成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翻译会”,通过翻译和研究增加莎士比亚作品在國内的影响。

上图工作人员还透露,当时有大力提倡翻译莎士比亚的,亦有持反对意见的。比如鄭振鐸、茅盾等人认为莎剧只是近现代剧的一部分,沒必要为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国内翻译與研究莎士比亚之热,還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周越然的《莎士比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重庆方言网 重庆网 重庆学生网

Archiver|联系我们|江西赣州网

GMT+8, 2024-6-7 04:24 , Processed in 1.39062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