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广告 房价 信息
查看: 19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大学生漫画简历微博蹿红 3天获数十面试邀请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46: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日,一份漫画求职简历在微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截至昨日,针对该微博各种形式的转载转发信息已高达万余条。记者了解到,发个性简历的求职人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文系2008级学生小余。在简历发出三天后,她已经收到了数十家公司的面试邀请。
  无独有偶。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小琪(化名),在最近一次求职中,也是凭借一份自制的微博创意简历,短时间内便赢得了9家公司的认可,最终成功跨界进入一家杂志社从事新媒体运营。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在传统的文字形式之外,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推介自己,以独特的自我创意来赢取企业的关注。
  个性简历微博上受热捧
  一幅幅可爱的手绘卡通画,一连串简约的设计流程图,将个人特长、社会实践、专业成绩和兴趣爱好等信息简单而又鲜活地呈现出来。这种融入了自我创意的个性简历,实现了信息的可视化,且内容又不乏真才实学,再加上微博这一新媒体传播载体,小余的“被关注”和青睐,在很多人看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有网友就留言表示,喜欢作者的创意,从中受到了很大鼓舞和启发。还有网友认为,小余成功的关键在于自身的能力,特别的个性简历则为她的求职之路给予了助力。
  简历在微博上迅速走红,小余本人却感到很意外。
  去年6月,小余从广外毕业。在大学最后一年,起初她也像其他同学一样制作文字简历,在网上申请工作职位,但大多在第一轮筛选时就被淘汰。
  因个人原因,去年12月,小余决定前往北京找工作。“异地求职更难,因为学校不在北京,时间上又已经过了招聘旺季。”为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在男朋友的帮助下小余精心手绘了一份漫画简历,并于1月4日首次发布在自己的微博上。
  经几次转发,小余的简历引起了天使投资人等多家公司高管的注意。此后,转发量迅速攀升。3天时间,原微博转发量就超过1000次。与此相应的是,数十家企业通过私信和邮件,向她发出面试邀请。
  今年就业形势更严峻
  小余凭借创意简历赢得众多企业青睐的经历,让不少还在苦苦求职的大学生们羡慕不已。
  一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网友就留言说,一份简历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和用心,我的简历是那么的死板,简直就是在自毁。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大四学生小敏(化名)也说,小余的微博简历确实引人注意,结果也很lucky,而她自去年9月到现在,一共投出简历近30份,通过企业初选的约10份,但能进入终面的仅有2家。
  事实上,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一老师表示,相比于去年,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严峻。主要表现在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更注重学历、经验等素质,很多企业加大了对专业的严格限制。不少企业还将学生干部、社团经验等条件作为重要招聘条件。此外,招聘单位提供的职位数也有所下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烨介绍说,截至去年底,进学校招聘的企业类型变化很大。具体来说,各种涉外性质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但国内的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加。这对于广外的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往年全校总签约入职人数可超过200人,今年的具体数据还没出来,但肯定达不到往年水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余的意外“成功”更加引人关注。
  南方日报记者 刘进实习生 彭燕珊 周贤琴
  老师提醒
  创意求职有界限 不能太天马行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烨说,依托于微博等新媒体的创意求职是个新事物,目前学生真正应用的还不多。在求职中充分融入个人创意,是发挥求职主动性的表现。有特点又有内容的个性化简历,的确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事实上,将新媒体、网络、视频等技术载体应用于找工作之中,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趋势。
  一家英资猎头公司的资深HR万小姐说,近年来,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网络媒体的兴起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多元化的个性简历对求职者来说是一条吸引眼球脱颖而出的捷径,对于求职者和招聘者双方也都有积极影响。其中,各种富有创意的个性简历经常出现在网络媒体等新领域的求职渠道中,通过个性化简历成功求职的例子也不少。
  但赵烨指出,创意求职也有自身局限,设计时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团委书记林老师也认为,利用新媒体来进行有创意的求职,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有真才实学。否则,能吸引到的注意力也不会长久。“就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很抓眼球,但如果再去模仿就失去了新意。”
  赵烨提醒,创意求职虽然短期内能造成很大的社会关注效应,但不管如何创意,应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创意也是有界限的,不能太天马行空。”中大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也提醒,应用新媒体进行创意求职时,学生也要注意自我信息的安全保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Archiver|联系我们|江西赣州网

GMT+8, 2025-5-4 23:07 , Processed in 1.25000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