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标题: 疯狂烧钱能否烧出中国足球的未来? [打印本页]

作者: wythe    时间: 2016-11-12 11:34:52     标题: 疯狂烧钱能否烧出中国足球的未来?

    足球是一项让人爱恨交加的运动,中国足球尤其让人五味杂陈。而最近,中国足球最近这个中超联赛转会期,各大土豪的烧钱行径,确实到了让不关心足球的人也感中超土豪给外援开的工资同样也非常惊人,华夏幸福以较便宜价格买来的阿根廷国除去在购买外援方面烧钱外,还有土豪对中超进行商业开发非常感兴趣——去年底对于这种烧钱现象,“钱多人傻”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中国足球水平这么低,体奥动力80亿元拿下的5年中超赛事版权,也很快速度获得了回报,乐视以27此外,还有很多证据表明土豪烧钱都是商业方面的决定,而不是赔钱赚吆喝。例如那么,中国足球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值得土豪们如此看好呢?简单来说,就首先一点,是国家推动体育,推动足球。这里包括高级别的顶层设计,2015年不管这个顶层设计的数据能否对得上,嗅觉灵敏的土豪相信,道路是存在的,他们足球产业层面的数据也足以支撑这一点。转播权价格能有爆发式增长,很大程度上其次,投资足球还有其他好处。除去体育产业本身的价值外,还有营销价值和品牌最后,土豪们相信,他们能通过疯狂烧钱来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不是说足协腐然而,烧钱是否一定能烧出中国足球的未来——对这个未来可以有两个定义,一个对于电影来说或许确实如此,但不得不说的是,足球与电影并不完全相同。中国电也许有人会觉得,既然前面提到了足球改革,那么成绩肯定会提高——但这也未免所以,如果烧钱追求的是中超联赛短暂繁荣、好看,这没有问题,但长远来看未必实际上,中国足球一直都很有“潜力”,要是国家队每次都能打进世界杯,足球产



足球是一项让人爱恨交加的运动,中国足球尤其让人五味杂陈。而最近,中國足球掀起了一场“烧钱风暴”,即使不关心足球的人,恐怕也得为钱的数额感到震惊。而这多达数十亿的投入,与中国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极不相称。这到底是赔本賺吆喝,迎合国家重视,还是符合市场规律之舉。疯狂燒钱,又能否烧出中國足球的未来?






中国足球疯狂“烧钱”舉世瞩目
最近这个中超联赛转会期,各大土豪的烧錢行徑,确實到了让不关心足球的人也感到吃惊的地步。拉米雷斯、马丁内斯、特谢拉,這几个身處歐洲豪门或是豪门目标的南美大牌球员,相继以2800万、4200萬、5000万欧元的转会费價格被国内俱乐部罗致到中超,换算过来超过10亿人民币。这几个价格在欧洲也堪称疯狂,除极少数土豪外基本都出不起,球员的档次相比起前些年也越来越高。


中超土豪给外援开的工资同樣也非常惊人,華夏幸福以较便宜价格买来的阿根廷国脚拉维奇,据说开出了1500万欧元(稅后)年薪的价格。这已经几乎是世界最高的年薪之一,仅有梅西、C罗等极少数世界顶尖球员年薪在此之上。这个薪水相对于拉维奇在世界足坛的地位,显然是过高了。但这不是个别现象,一個英媒列出的最新世界十大年薪球员,中超占据了两个。并且,今年中超合计将有十个外援年薪超600万欧(税后)。这真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要知道,曾經的世界第一联赛意甲,目前只有1個人年薪超过了税后600万欧。


英國媒體最近给出的世界足球運動员年收入排行,在中超踢球的有两位



通過這几次烧錢,中超一下就引发了举世关注,每一笔转會,都引来国外媒体的又一次驚呼。


除去在購买外援方面烧钱外,还有土豪對中超进行商业开发非常感兴趣——去年底,体奥动力以80亿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中超联赛未來5年的赛事版權,平均到每年是16亿元。这简直是個难以想象的数字。要知道,去年中超賽事版权价格才7000万-8000万元,足足涨了20倍,而相比起2012年央视以730万的就买断中超转播权的“白菜价”,更是涨了400多倍。


用“錢多人傻”顯然无法解释這種燒钱举动
对于这种燒錢现象,“钱多人傻”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中国足球水平这么低,怎么可能值得投入這么多钱?然而事实似乎表明,很多烧钱之举是划得来的。引领“烧钱潮”的中超玩家是广州恒大,借着這几年的光辉戰绩——中超5连冠、两夺亞冠,不仅收获了巨大的品牌效應,真金白銀的收入也回来了不少。例如前年恒大把一半股权转让给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支付了12亿元,这比当初恒大买下这家俱乐部可是贵了许多倍。


體奥动力80亿元拿下的5年中超赛事版权,也很快速度获得了回報,乐视以27億元价格买下了头2年中超轉播权,单是这个已经让体奥动力的初期投入(頭兩年是20亿)回本并有赚。


此外,還有很多证據表明土豪燒钱都是商業方面的决定,而不是赔钱賺吆喝。例如乐视明擺着要在体育领域大干一场,还花了很多錢买下了英超联赛在香港的独家转播权,这与中超可没什么关系。乐视肯定是希望这些投资都能换取回报的。


“金元足球”領头者广州恒大与阿里巴巴合作,证明烧钱确实是可以得到回报的

对于商人来说,投資中国足球其实有着清晰的邏辑
那么,中国足球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值得土豪们如此看好呢?简单来說,就是土豪们相信在目前的环境下,通過大力投入和推动改革,投資中国足球能够換取回报。


首先一点,是国家推动体育,推动足球。这里包括高级别的顶層设计,2015年国务院46号文件指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元。这意味著体育产业在未来10年里的复合增长率要达到27%以上。另外按照一些估算,2025年我国GDP总量能达到100万亿人民币,5万亿意味着體育产业产值将占我国GDP总产值的5%。而足球则有望在其中占到40%的比例。这显然是块大蛋糕。


不管这个顶層設计的数据能否對得上,嗅觉灵敏的土豪相信,道路是存在的,他们相信体育產业将继文娱產业之后迎来大爆发——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的爆炸式增长就是个很好的学習榜样。一些外媒也观察到,中國zf非常希望文体产业能在经济规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替代增长日渐减速的工业部门,这符合經濟增长规律,也是国家意志。


足球产业層面的数据也足以支撑这一点。转播权价格能有爆发式增长,很大程度上是近几年中超火爆之后,收视率节节提高,而现场观看中超的人數更是堪称火爆。去年中超場均上座人数达到22000人,这比意甲和法甲只少了一点點,而今年这个数字预计将提高到25000人。一家研究機構相信,到2018年的时候,中超上座人数将高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德甲和英超。


其次,投资足球还有其他好处。除去体育產业本身的价值外,还有营销价值和品牌效應,对此不必多说。重要的是,考虑到中国高层非常希望振兴國民的体育运动,投资足球俱乐部还可以帮助商人建立更强有力的zf关系。一些分析指出,地方zf也希望私人資本的进入能够让他们卸掉球队的包袱,而拥有一支球队可以打开一些门,让商人们进入平常无法涉足的人际网络。胡潤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发布者胡润指出,中国十大首富中有三人都在投资足球,这绝非巧合。他们追求的不僅仅是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也是敏锐的商业嗅觉使然。


體奥动力80亿元拿下中超赛事版权后,将会對中超的转播体验进行全面提升



最后,土豪们相信,他们能通过疯狂烧钱来改變中国足球的现狀——不是说足协腐败、无能、不干事嗎?那么好,现在精明的土豪们携巨款進来了,他们要获取回报,当然会想法改革落后的现狀。對于这一点,上有国务院《中国足球改革發展总体方案》(即《改革五十条》)撑腰,下有金钱带来的话事权,土豪自然也是信心满满。民生证券的研究報告就指出,中超联赛80亿版权的出现,其重大意義在于,备受诟病的中国足球賽事转播权改革正式开始了,由原来的行政干预开始迈向了市場主导。随着市场对版权话语权的增强,中超公司对旗下各項联赛的管理势必将会在对足球俱乐部、联赛球員、裁判、赞助商、球迷和媒体的服务上进行全面的升级。目前已經有消息称,体奥动力會大力提升转播技术,讓球迷有更好的转播观战體验。除此之外,土豪们烧的钱也會有一部分流入到青训、提升基础设施等方面,以保證联赛的长遠水平。


總而言之,在足球上燒钱确實是一项风险投资,土豪们赌的是市场会赢来爆发,一旦爆发将获得可观的回報。
但這种燒钱,依然不见得能烧出中国足球的未来
然而,烧钱是否一定能烧出中国足球的未来——对这个未来可以有两個定义,一个是中国足球水平提高,标志是中国国家队取得好成绩;一个是中超联赛持续繁荣,现场上座率、收视率居高不下,卖球衣球鞋等商业开发取得重大成果。在不少人看来,就算第一點做不到,做到第二點也完全够了,就像国产电影那樣,尽管水平也就那样,但一部片票房能達到20几个亿,别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电影来说或许确实如此,但不得不说的是,足球与電影并不完全相同。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有多种原因,比如人们需要消费、消磨时间,电影不管好壞至少根植于本土文化土壤、欣赏口味也往往相对主观。足球可以消磨時间,并有办法凝聚地方球迷获得稳定支持,但问题是,其水平高低是相对客观的, 通过国家队水平、中超俱乐部亚洲比赛的战绩是可以看出来的——如果國家隊長期打不进世界杯,中超俱乐部不能持续提高在世界上的水平,球迷的热情就会慢慢衰减下来。


日本足球联赛1992年曾招揽了世界頂级球星莱因克尔,年薪3亿日元,在当时也属于世界顶尖


也许有人会觉得,既然前面提到了足球改革,那么成绩肯定会提高——但这也未免一厢情愿了,好成绩的得来在于是否有科学的足球运动员培養体系,这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烧钱就烧得来的——就像多数风险投资那样,很多人有很好的想法,有很好的藍图,但没有实现的办法。而且,即便改革到了非常好的程度,像日韓那样,国家队水平依然會有瓶颈、国内比赛受关注程度依然会慢慢冷卻。要知道,当年日本足球繁榮的时候,找的也是国际顶级球星,开出世界頂尖薪水,95年美洲杯巴西国家队甚至有6个来自日本联赛的球员,而如今日本足球聯赛的活力也漸渐消散了。


所以,如果烧钱追求的是中超聯赛短暫繁荣、好看,這没有問题,但长遠来看未必有好结果 ——当“鸡血”过后,球迷們发现國家队依然是扶不起的阿斗、 中超聯赛也很难擺脱“菜鸡互啄”的恶名。一些欧洲观察人士指出,足球始终是一项投入產出要匹配的运動,如果沒有成绩的话,中超的“燒钱”威胁不到欧洲足球。

结语
实际上,中國足球一直都很有“潜力”,要是国家队每次都能打进世界杯,足球产业的价值早已是现在的不知多少倍。如果没有成绩的话,这个“潛力” 也許永远不会兑现,而足球是圆的,谁來保证“烧錢”就出成绩呢?










欢迎光临 赣州论坛 (http://www.hmq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