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论坛
标题:
江西省交通规划
[打印本页]
作者:
lllmsdf
时间:
2013-1-17 12:34:20
标题:
江西省交通规划
第一章 建设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适应高速公路时代、高速铁路时代、高速航空时代的要求,以提高路网密度、提升线路等级为重点,推进陆、水、空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协调发展,构建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 提升公路网络功能
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实施新增2000公里高速公路工程和高速公路扩容扩建工程,构建以“三纵四横”[⑤]为主骨架,五条环线、两条联络线、十八条地方加密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实施4000公里国省道改造工程,国省道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完善提升“十纵十横”[⑥]干线公路网,建立健全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城区主通道及出城通道、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大运量地面公交系统建设。加强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并实施环鄱阳湖道路建设工程。在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扩大覆盖面。到2015年,实现公路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省会到设区市4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6至8小时的快速通道。[⑥]干线公路网,建立健全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城区主通道及出城通道、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大运量地面公交系统建设。加强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并实施环鄱阳湖道路建设工程。在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扩大覆盖面。到2015年,实现公路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省会到设区市4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6至8小时的快速通道。[⑥]干线公路网,建立健全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城区主通道及出城通道、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大运量地面公交系统建设。加强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并实施环鄱阳湖道路建设工程。在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扩大覆盖面。到2015年,实现公路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省会到设区市4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6至8小时的快速通道。[⑥]干线公路网,建立健全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城区主通道及出城通道、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大运量地面公交系统建设。加强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并实施环鄱阳湖道路建设工程。在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扩大覆盖面。到2015年,实现公路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省会到设区市4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6至8小时的快速通道。[⑥]干线公路网,建立健全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城区主通道及出城通道、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大运量地面公交系统建设。加强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并实施环鄱阳湖道路建设工程。在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扩大覆盖面。到2015年,实现公路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省会到设区市4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6至8小时的快速通道。为主骨架,五条环线、两条联络线、十八条地方加密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实施4000公里国省道改造工程,国省道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完善提升“十纵十横”[⑥]干线公路网,建立健全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城区主通道及出城通道、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大运量地面公交系统建设。加强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并实施环鄱阳湖道路建设工程。在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扩大覆盖面。到2015年,实现公路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省会到设区市4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6至8小时的快速通道。
第二节 加快铁路网建设
完善联港出海、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安全便捷的铁路通道网络。重点建设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重要站场,加快建设干线铁路电气化改造和支专线,形成对接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经济带的快速通道,构建便捷、大能力出海通道,逐步完善“五纵五横”[⑦]铁路网。到2015年,铁路营运里程超过5000公里,高速铁路超过2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形成省会到各设区市2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进京5小时的快速通道。“铁路网。到2015年,铁路营运里程超过5000公里,高速铁路超过2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形成省会到各设区市2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进京5小时的快速通道。
第三节 增强航空综合功能
逐步形成以南昌国际航空港为龙头的“一干七支”[⑧]机场布局,建成宜春明月山机场和上饶三清山机场,扩建井冈山机场和赣州机场,改造九江马回岭机场,积极推进赣东南机场的前期工作。加快机场配套保障能力建设,探索建立航空应急救援、航空旅游、工农业生产等多元服务的通用航空作业体系。依托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建设航空产业园。
第四节 提高港航通行能力
实施长江干流九江段、鄱阳湖、赣江、信江500公里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提高航道技术等级,改善通航条件。建设九江、南昌港口枢纽及五河干流重要港口,完善重要港口疏港通道和其他配套设施,形成联系紧密、运行高效、通江达海的内河运输体系。到2015年,Ⅲ级以上航道达到790公里,高等级航道达标率74%,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60万标箱。推进赣粤运河前期研究,加快九江港和南昌港一体化进程。
第五节 促进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
推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货物“无缝化”对接,实现城际和城市公交运输方式一体化衔接,建设布局合理、内外畅通、功能完善、衔接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增强枢纽对客流、货流的吸纳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加快大型厂矿企业、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的联络线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装备技术,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安全管理,保障运输安全。
欢迎光临 赣州论坛 (http://www.hmqg.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