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u0nvf 发表于 2012-11-23 19:21:41

赣南客家私人办学及辦图书馆第一人——温革

    文章简介:11-13日,石城召开温革私人看过大畲村的黄家百间屋、闽粤通13日,一百多名代表乘坐大巴远期间,细雨霏霏,前途茫茫,还好自然,这趟石城之行有些劳苦,因



11-13日,石城召开温革私人办学研讨会。这个研讨会起缘于前年的这个时候,温涌泉先生热情邀请赣南師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罗勇教授和我及我的二姐龚映华三人赴石城考察。

    看过大畲村的黄家百间屋、闽粤通衢、宝福院塔、太平天国幼天王囚室、陈年围屋、堂下古村、温氏宗祠及温革墓等许多客家胜地后,我们对温涌泉建议:石城作为客家发祥地之一,要找到一个切入點进行宣传,温革在1039年即创办了私人性质的柏林讲学堂、建起了收藏图书可与國子监相比的青钱馆,可谓是赣南客家私人办学及办图书馆第一人,可以大作文章。温涌泉是位对客家极有研究且极有影响力的人物,近两年来,他通过赣州第十九届和成都第二十届世客会,将温革的事迹广为传播,并向各位专家学者发出邀请,欢迎他们来石城考察客家和温革办学,并在石城七万温氏族人中大力募捐,募得12万资金,并得到县zf5万资金的支持,今年的12月终于在小小的石城县召开了国际意义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及台湾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各方專家学者教授们云集石城,共同纪念温革这位伟大的客家先贤。晚上,温氏家族还为会议代表送上了一台丰富多采的客家韵歌舞晚会,石城燈彩终于亮相于专家们面前。

    13日,一百多名代表乘坐大巴远赴深山里的堂下古村,瞻仰温革的故地与墓地。只是一到堂下村,即中雨不断,道路迅即泥濘,我们乘坐的第三部大巴打滑倒在另侧的石壁上,幸好有惊无险。眼看一时起不来,我和晚報的遵贤兄、理工大的曾平先生及六位研究生们弃車走了十多里,才有车赶过来。

    期间,细雨霏霏,前途茫茫,还好几位研究生虚心好学,其中一位研究方向是宋城文化的小袁正在做畢業论文,于是我与他们一路侃宋城,从赵卞、周敦颐、孔宗翰、文天祥、岳飛、王阳明到赣州话的来历、赣州人奴化与西瓜皮的历史成因,到赣州的五塊地名文化。侃谈中,觉得宋城文化太需要整理,太需要更多的研究生们参与,否则真到了断代的地步。


    自然,这趟石城之行有些劳苦,因為我是抱病完成的。在前些日的泰和火车站我便受寒了,到我去石城的路上已經重感冒在身了,到了石城后,病情愈加地重了,畏难惧冷,嗓子生疼冒火。直到今天回到赣州才稍稍恢复,感觉还是赣州的氣候自然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赣南客家私人办学及辦图书馆第一人——温革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