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神jason 发表于 2012-5-6 10:16:23

赣县储潭镇渔民新村 自行集资建房因分房引发争议

在赣县储潭镇渔民新村,一支渔业队为了告别在破烂房屋里的起居生活,自行集资拆旧建新,在原址上建起两栋6层楼房,一共48套,安置本村渔民。31户渔民入住,所剩17套房被渔民新村理事会对外出让,但售房款去向不明,引发渔民不满。

2月23日,新法制报记者介入调查后,渔民村理事会称售房款用于楼房建设及其配套建设,储潭镇zf则建议相关问题自行协商。赣县国土局给出的答复称渔民新村重建未报批。县房管局则明确表示,集资房没有安全保障,不得交易。

有律师认为,渔民自行建房居住或对外出让合情不合法,地方zf涉嫌监管不到位。



自行集资建房因分房引发争议

2月23日,赣县储潭镇渔民新村。

小村背靠大山面朝赣江,两栋6层高新楼房格外显眼。

当地渔民向新法制报记者介绍说,两栋楼房的原址是10余户老渔民之前居住的四合院式老民房,每户两层,砖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墙体崩裂,屋顶漏水。2009年上半年,考虑到房屋破败不安全,还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于是渔民们商定:自行出资拆旧建新。

渔民新村很快成立了集资建房理事会,由7人组成,渔民郭荣彪、李名全分别任正、副会长,全权负责新房建设工作,每月每人600元工资从渔民集资款中提取。

之后,有意向购房的渔民与理事会签订了一份“渔民新村建房协议”,称建房用地为集体所有,购房者不得私自买卖和转让。另外,该协议写明,意向渔民须在7天内上交集资款,第一次逾期不上交视为弃权处理,说明情况者自动交纳集资款5%的罚款。

建房款自愿筹集,老渔民每户6.5万元,新渔民每户6.7万元,外嫁女(户口未迁走)每户7万元,待楼房建成后,集资户通过抽签,可得到一套103平方米的房子。

31户渔民集资,筹得建房款200万元,资金实行统一账号,并由专人管理。

渔民代表会议决定,由理事会邀请地方房屋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勘察地形规划,拟建两栋6层楼房,一共为48套,先满足集资户,剩下的留给本村其他贫困渔民购买。

2009年5月20日,18户连体老民房正式拆除,建房活动也随之如火如荼地进行。

2011年7月20日,集资房建成。

待到抽签分房结束后,集资户发现有7套偏高层的房屋未编号放入抽签箱,且被理事会成员分别占有。

有集资户回忆说,他们发现情况不对劲时找到理事会“理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理事会成员一口咬定:他们付出更多,理应享受优先选购权。

抽签分房引发争议后,一系列的矛盾接连爆发。





cai1217 发表于 2012-5-6 10:18:08


房屋出让后资金去向存疑

在31户渔民入住后,不少户主悄然发现,有17户不是渔民,而是其他地方村民。

经过一番打听,这些村民与理事会签订了一份让售房屋协议。也就是说,有17套房屋被理事会对外出让了。

李跃梅等渔民认为,在楼房新建前,渔民商定建房土地和房屋都属于渔民新村集体所有,只有本集体内部成员才享有建房权利。另外,集资户与理事会谈好,重建的房屋只能对本村内部成员安置,不可以对外出售和转让。倘若售房有因,理事会必须经过召开渔民代表大会,渔民没有异议之下才能出让。

“没有开会就卖房。”在李跃梅等渔民看来,理事会擅自出让房屋行为,违背了渔民意愿,应将售出的房屋收回。

理事会会长郭荣彪解释说,两栋楼房造价300多万元,而渔民集资款不到200万元。迫于建房资金不足,理事会召开了渔民代表大会,提出利用所剩17套房屋的售房款来填补建房资金。征得集资户一致同意后,他们才出让房屋。

房屋出让是否征得集资户同意,成为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郭荣彪称有会议纪要做佐证,但他给记者的材料中却没有这些内容。

渔民们则称,根本没有开会讨论过这事。即便有这样的纪要,也是假的。因为每次开会讨论集资建房的事,他们都会签到,利用这个签到造假很容易。

李跃梅等渔民还向新法制报记者算了一下,渔民集资达200万元,17套对外出让的房款达150万元,当时楼房发包给承建商才271万元,很明显,还有近90万元不知去向。

李跃梅等渔民说,理事会两名会长领取的工资不到5万元,加上楼房自来水供应等配套设施建设花掉约30万元,剩下50多万元未向渔民公布,也未分给渔民,被理事会成员瓜分了。

令李跃梅等渔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理事会成立时说好了只要房屋交房,理事会就自动解散,两名会长不得再领取工资,建房资金须列出账目向渔民公布。事到如今,账目未公布,两名会长仍在领工资。

对此,郭荣彪仅表示,理事会成员没有分钱,账目先后公布了5次,所得售房款全部用于楼房建设及其配套建设,目前还剩10余万元。

有人“私刻”村委会公章售房?

在调查过程中,新法制报记者从储潭镇zf了解到,该镇去年下半年才正式撤乡设镇,渔民新村隶属储潭圩居民委员会。

记者从购房者与理事会签订的“渔民村让售房屋协议”(签订日期为2010年6月10日)上发现,协议上盖上了一枚“赣县储潭乡渔民新村村民委员会”公章。也就是说,这些房屋全部以村委会的名义进行对外出让。

而协议书的出让方签名处,也签上了渔民村集资建房理事会7位成员的名字。

对照2009年8月11日渔民与理事会签订的“渔民新村建房协议”,记者发现协议书上所盖公章为“赣县储潭乡渔民新村”,不同公章不同协议,但有一内容相同的是:房屋不得私自转卖和出让。

对此,李跃梅等渔民发出质疑声,理事会为贪污公款,私刻村委会公章,擅自出让集资房,有违法乱纪之嫌。

面对渔民的质疑声,郭荣彪解释说,渔民新村之前是属于储潭圩居民委员会的管辖,2009年12月23日渔民村变更为渔民新村,随之成立了村民委员会,他们不存在私刻公章,更不存在违法乱纪。

为进一步求证事实,新法制报记者来到储潭镇党委书记谢礼春办公室。谢礼春说,一直以来,他们镇只有1个居委会9个行政村,渔民新村没有成立村民委员会,仍属于储潭圩居民委员会,等同于一个村民小组。

至于渔民新村村民委员会的公章怎么出来的,谢礼春表示不知情。

不过,谢礼春坦承,尚未得到上级部门批准为行政村的村民小组,不得私刻公章,以假充真,否则,他们将依法办事,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难道有人“私刻”村委会公章售房?

17户外来购房者相继发出了质疑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赣县储潭镇渔民新村 自行集资建房因分房引发争议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