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报道赣州三送工作了!
文章简介: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好短短一年多,赣南大地干群关系和作为江西的南大门,随着改革开放据赣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赣州“一些老百姓到现在还住在解放初如果说老百姓的贫困让人心酸,那作为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如何重现赣州市委将工作载体确定为:“送“‘三送’工作暖人心,送政策释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2010年12月起,江西省赣州市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为载体,从市縣乡三級选派干部23690名,深入到全市18个县(市、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90个乡镇(街道)、3751个村(社区)和895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深入开展“三送”活动。
短短一年多,赣南大地干群关系和谐融洽,地方工作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又见“苏区干部好作風”
作为江西的南大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赣州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中央苏区旧貌换新颜。2010年下半年,赣州市新一届市委走马上任,立即深入基层展开紧锣密鼓的调研。之后,得出一个基本判斷:赣州“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
据赣州市统計局提供的数据,赣州地区人均生产總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3%,人均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7.8%,按新的贫困县标准2300元,赣州有215.5万人在平均线以下,还有223.8万人饮用水不卫生。
“一些老百姓到现在还住在解放初期建的土坯房里,家徒四壁。到实地看一看,让人心酸落泪。”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告诉记者。
如果说老百姓的贫困讓人心酸,那么,一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则让人痛心。在基层调研中,一些群众反映,现在见干部很难,别说见县委书记,连乡镇党委书记都见不到面,诉求没人听,困难没人管。
作为苏区精神的發源地,如何重现当年与群众鱼水相亲、血肉相连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办法只有一个,下到基层!干部只有熟悉基层,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才能对群众有感情,才能理解群众,才能站在群众立场去思考研究问题。”赣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冷新生说。
赣州市委将工作载体確定为:“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随著“三送”工作的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已悄然發生变化。
“‘三送’工作暖人心,送政策释民惑,惠民政策讲分明;送温暖聚民心,群众温暖挂在心;送服务解民难,排忧解难感动人;深入基层搞调研,进村入戶察民情;久旱禾苗逢甘霖,农村面貌处处新——”5月14日,记者在兴国县长岡乡塘石村,听到村里的文艺队演唱新版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