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摘)瑞金要做边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作为第一个红色政权所在地,瑞金在中共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世纪里,瑞金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亮点频出。2011年,瑞金生产总值为7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在江西省100个县(市、区)中排名中游,在赣南地区18个县(市、区)中排名第8位。
虽然瑞金主要经济指标近几年增速较快,但瑞金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中游,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瑞金该如何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兄弟地市?瑞金城市该如何定位?
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江西赣州市委常委、瑞金市委书记钟炳明先生。
后发优势明显
《21世纪》:瑞金在赣南、在整个江西省中处于什么地位?
钟炳明:一是瑞金在区域发展中相对落后。近几年,瑞金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快,但总体上,瑞金仍处于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中游水平,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
二是瑞金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瑞金素为赣闽粤三省通衢,境内有三条国道、两条高速、一条铁路,规划中的鹰瑞梅铁路也即将兴建,区位交通优势非常突出。目前,瑞金已经成为江西东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规划建设中的赣州次中心城市,正在加速成为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发展地位逐渐凸显。
三是瑞金在区域发展中的后发优势越发明显。尤其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瑞金经济振兴试验区的启动,将为瑞金形成集成化的政策优势、带来高密度的项目投资、给予全方位的产业扶持、提供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21世纪》:瑞金经济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钟炳明:就瑞金来看,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争创伤十分深重。为支持**战争与政权建设,当年瑞金的**中坚力量、优秀分子,基本为国捐躯,人力资源遭受重大损失。
二是生产资料超量奉献。苏区时期,为支持**战争与苏维埃的各项建设,瑞金人民倾其所有。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瑞金木材、粮食也大量外调。
三是发展投入长期不足。1994年撤县设市,瑞金被取消了国定贫困县的待遇,在这18年间,瑞金与享受了国定贫困县待遇的周边老区县相比,减少了将近20亿元的发展投入。
四是工业经济基础薄弱。2011年瑞金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为50亿元,现有工业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只有一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3家,其中纳税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一家。
五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教育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对称,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瑞金财政收入70%用于教育事业,每年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大批生源,而这些在外深造的人力资源毕业后回到瑞金的寥寥无几,本市有些优秀人才也因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低不断外流,进一步影响了瑞金的发展。
民生与发展平衡术
《21世纪》:近期,中央zf宣布给予赣南等老区特殊政策,并可能给予万亿扶持资金,这是赣南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但是赣南经济基础薄弱,一些民众还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瑞金如何在解决民生问题与发展问题上平衡?
钟炳明:我们将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努力实现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互促共进。
一方面,坚持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
题。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坚决抓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民生工程,争取用几年的时间,解决好群众最迫切、最突出的民生问题,推动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一个大的改善,让老百姓尽快享受到振兴发展带来的实惠。
另一方面,坚持加快发展来改善民生。就是坚持走好一条民生导向型的发展路子,通过加快发展来做强经济实力,增加就业岗位,拓宽致富门路。同时,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1世纪》: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这是赣南和瑞金开发的优势,但是,如何在资源开发中实现绿色发展、保护环境?如何做到发展与保护同步?
钟炳明:瑞金是千里赣江之源,肩负着保护赣江水资源的重任。在发展实践中,我们一是把生态理念落实到产业建设中去。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构建以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生态环保型产业体系。
二是把生态优势体现到城乡面貌上来。加大对赣江源头和绵江河流域保护,扎实做好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继续大力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加快建设象湖、龙珠湖、南湖、绿草湖湿地公园,进一步做好“山、水、田、园”四篇文章,让城市的建筑镶嵌在山水田园之中,让山水田园风光融合在城市景观之中。努力打造生态乡村,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产业发展差异化
《21世纪》:瑞金是赣南一个普通区域,为什么可以在经济基础优势并不太突出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却亮点频出?
钟炳明:去年换届以来,我们致力抓项目、促发展,奋力创特色、求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迈开了更快更大步伐。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廓清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实现路径。在城市建设上,按照“组团式、片区式、增值式”开发的理念,以路网的拓展拉开城市框架,以功能组团扩张城市规模,以科学规划提升城市品位,初步构建了区域中心城市的雏形。
在产业方面,我们早已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发展是瑞金发展的短板。立足瑞金实际,我们按照差异发展、集聚发展的理念,初步探索了一条适合瑞金的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明晰产业发展方向。瑞金的线束线缆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产业品牌。去年开始,我们规划建设了线束线缆产业园,提出了“线缆之城”的概念,通过推动产业招商和概念招商,短时间内集聚起11家企业,预计主营业务收入将达46亿元。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1+2”的产业体系的产业发展方向,即以包括线缆线束产业在内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食品**加工业和矿产加工业为补充。我们希望通过建立这个产业体系能避免盲目地求全求多,更好地突出优势、突出特色。
二是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去年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推进产业平台建设,产业承载能力实现了大幅提升。现在,我们又适应瑞金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的要求,瞄准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标,根据新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园区发展空间,拉开园区的发展框架。
《21世纪》:瑞金下阶段发展面临哪些难题?
钟炳明:一是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瑞金的经济总量小、发展底子薄,基础设施条件还很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二是发展的动力相对不足。特别缺乏大项目、大投入,很难形成发展的加速度。三是发展的要素较为欠缺。土地制约、资金瓶颈、人才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还未形成有效的要素集聚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