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赚516ttcy 发表于 2012-8-13 11:31:08

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規划纲要

    文章简介:赣州晒房网讯:现将赣州市发改委出台的......编制《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本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培育城市经济圈......本规划期限:2006~2020年。近......1、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潮......2、建立“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3、加强市域经济合作,以交通为连线,......从空间、产业和特色三个视角考虑,对赣......——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北翼二级都市圈......——我国京九铁路、韶赣龙铁路以及赣粤......——粤闽沿海发达地区的原材料工业、配......——赣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与集聚......——赣州市输出型高效农业、品牌型绿色......——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客家文化的......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正在成为赣州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发展速度和质......城镇化水平领先——率先具备与区域中心......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领先——最先完善与......社会文明程度领先——城市形象和人民生......——到2010年,以全面落实“十大体......——到2015年,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到2020年,形成现代化的区域发......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城镇化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宽带网......城镇与产业发展注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内容太多,不全部转了,网址在这里:h......



赣州晒房网讯:现将赣州市发改委出台的《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經济圈规划纲要》(全文)转發如下:

第一部分 總 则
一、编制目的
编制《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规划》(以下简称为“本规划”),是为了实施中共赣州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小时城市經济圈”的发展战略,整合圈域要素资源,协调圈域空间分工与合作,增强圈域产业协作和配套,延长产業鏈,提高附加值,培植产业集群,提高圈域整体竞争力,把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建设成為全市商品、要素和物流交易较为活跃的区域,成为全市经济引力较强的对接“洼地”与经济张力较強的辐射“高地”。
二、指导思想
本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培育城市经济圈为中心,淡化行政区划概念,从区域角度强化市、县两级及县级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形成圈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全面协调城镇之间发展的关系,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扶持重点领域及优势产业的优先发展,增强圈域自我發展能力;科学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优质经济;坚持以人為本,构建和谐社会,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圈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编制依据
1、中共江西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2、江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3、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精神。
4、《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
5、《赣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以及相关县(市、区)的城市总体规划。
6、相关县(市、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专项规划。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2006~2020年。近期:2006~2010年;中期:2011~2015;遠期:2016~2020年。
五、编制意义
1、順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潮流,把赣州经济崛起融入到国内外全方位开放的大潮中去,使赣州真正成为赣粤闽湘边际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
2、建立“對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平台,呼应泛珠三角发展构想,加快與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实现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经济的一体化,形成以赣州主城区为核心增長极、以工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3、加强市域经济合作,以交通为连线,城镇为节点,增进经济联系和互动;进一步整合资源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主城区经济实力,使赣州主城区真正成为具有较为完善的对接功能和較為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的核心增长极。

第二部分 整体定位和总体目标
一、整体定位
从空间、产业和特色三個视角考虑,对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未来的整体发展作出如下的定位。
1、空间定位
——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北翼二级都市圈的核心,赣粤闽湘边际地区中心城市,江西省南部现代化的经濟副中心城市。
——我国京九鐵路、韶赣龙铁路以及赣粤、成厦高速公路交汇的十字枢纽和节点城市,国家二类开放口岸之一,赣南进出口集装箱、散杂貨的中转、集散、仓储、加工基地。
2、产业定位
——粤闽沿海发达地区的原材料工业、配套行业和接替部门的生产基地,赣南地区优势产业的国际出口加工基地和国内先进制造基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区域和吸引龙头企业的磁力中心。
——赣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与集聚区,先进应用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物流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贸流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保险中心和信息中介中心。
——赣州市输出型高效农业、品牌型绿色农业和都市型设施农业生产加工基地,香gang、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鮮活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3、特色定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客家文化的摇篮,红色旅游的圣地;“三江六岸”优美整洁的生态城市,最适人居和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山水新城;长珠闽地区居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二、总体目标
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正在成为贛州在江西崛起中率先发展的全新亮点,率先在市域范围內基本实现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
区域经濟發展水平领先——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標在全市、全省领先。
城镇化水平领先——率先具备与區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综合服务功能,达到与工业化进程相适應的城镇化水平。
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领先——最先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體制机制,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达到全国水平。
社会文明程度领先——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跨入全国先进行列,达到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文明程度。
——到2010年,以全面落实“十大体系”为突破口,先期完善与社會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初步建成与城市经济圈相配套的交通设施基本框架,信息化建设達到省内先进水平,构成现代农业雏形,形成稀土、钨、氟化工等产业集群,初步实现服务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圈内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00美元。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使主城区达到80平方公里和80万人左右。形成以赣州主城區为核心增长极、以工業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到2015年,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通信和供水保障体系,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協调发展的新机制,成为全市商品、要素和物流交易较为活跃的區域。圈内人均国內生产总值突破2500美元。主城区达到100平方公里和100万人口左右,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交通运输便捷、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强的赣粤闽湘边际地區现代化中心城市。
——到2020年,形成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和城镇建设格局,圈内人均国内生产總值达到4000美元左右;主城区达到120平方公里和120万人口左右。带动全市与全国、全省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同期全省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科技发展、环境优美、地位獨特、经济一体化、辐射功能强的发展区域。
2、社会指标
城镇化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宽带网入户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数、人均期望寿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率高于或明显高于同期全省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或明显低于同期全省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
3、环境指标
城镇与产业发展注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以保护赣州城市供水水源水质为重点,以建立城市经济圈整体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体制为保障,以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内容太多,不全部转了,网址在这里:http://www.0797sf.com/thread-20752-1-1.html


bdjhxu 发表于 2012-8-13 11:44:21

先把来往一小时经济圈各区县的路打通再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規划纲要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