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jhxu 发表于 2012-8-6 09:58:24

如何化解京深高铁开通对赣州经济的不利影响

  

京深高铁很快就要正式开通,尽管这个消息让赣州人心中五味杂陈,但是必须承认:沿着京广线有众多的省会和交通枢纽城市,并且能够贯穿中国中部腹地,因此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必定会在京广线基础上优先修建京深高铁。即便未来江西获准新建昌吉赣客运专线,并与武汉-九江客专和合肥-九江客专合并成网,江西境内的客运专线均很难获得京深高铁所能获得的铁路运输干线地位,设计标准必定会低于京深高铁。所以不论我们赣州人乐意不乐意接受,这就是事实:赣州很难成为全国最重要高铁干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依靠高铁发展赣州经济的想法很可能面临极大的阻碍。但是,显然不能只让一条高铁就决定了赣州未来数十年的命运。赣州应当另辟蹊径,走一条全新的经济振兴道路,以规避京深高铁开通对赣州经济的不利影响!
本人以为,至少以下这几点是赣州可以做到的:
1.利用好赣州航空港,发展临空型产业
不要忘记,郴州、韶关是都在京深高铁沿线,但是赣粤闽湘四省边区最大的民用机场可是在赣州。近八十年的航空运输历史,是赣粤闽湘四省边区独一无二的。利用好赣州航空港的独特优势,发展临空型产业,是赣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资源。临空型产业主要包括微电子、精密仪器等高端制造业,这些产品拥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可以带动一批产业的崛起。临空型产业的产品由于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且产品重量小,因此其运输过程多半是依靠飞机,而这正是赣州的优势所在。除了一个历史悠久的飞机场之外,赣州还有完整的稀土等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产业(微电子产业是离不开稀土材料的)、拥有多所高等院校(优势专业正好是机械制造等理工类专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临近机场且土地储备丰富、自然环境良好等条件,这些都是发展临空型产业所必须的。赣州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就应当突出这一重点,劳动密集型的制鞋成衣产业可以引进,但是重点应当放在临空型产业的引进上。可以主动出击,吸引英特尔、AMD、台积电等芯片生产厂商在赣州设立生产基地,以此带动一批微电子、新材料产业的崛起。
2.发展有创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制鞋成衣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而赣州正处在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节骨眼上,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赣州经济的崛起有着非凡的意义。并且,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较低的生产运输成本,恰恰可以规避高铁缺失对赣州的不利影响(谁会用高铁去运棉花呢)。但是,赣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想突破重围快速崛起,就不能走闽粤两省劳动密集型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赣州应当发展有创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通过产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的运用,使赣州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独特的市场竞争力。以南康的家具制造业为例,如果我们还是跟在沿海地区后边发展一些简单的家具生产和组装,那么家具制造业至多只会有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生产规模,决不会在国内拥有无法替代的产业竞争力。南康的家具制造业应当走精品化、定制化发展路线。一方面可以加强产品的设计研发,开发更新颖的产品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应注重分销网络的建立,发展定制化的产品生产链条。比如可以通过网络或全国专卖店的形式面向全国消费者开展个性化产品的定制生产业务,消费者选定一个独特的设计之后,南康的家具厂完成定制生产再运送给消费者(这种大件商品显然也不需要高铁的)。这种定制化产品生产,往往拥有比传统产品高得多的附加值,这也是意大利服装业和瑞士钟表业的生存之道。
3.开发赣州内需市场
赣州拥有近900万人口,本来就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市场。开发好赣州的内需市场,对促进赣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很多和赣州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赣州拥有不错的商业氛围,创业条件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赣州城市规模过小、人口过度分散的现状不利于赣州内需市场的开发。广大居住于农村乡镇的居民,依旧过着半自给自足的生活,限制了市场规模的扩大。为此,赣州一方面应当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鼓励农村人口到赣州市区或各县城、中心镇定居。应当建立全赣州范围内的土地流转和宅基地置换交易市场,既允许农民出租或转让其耕作土地,也允许农民通过宅基地置换在赣州市区、县城和中心镇以成本价购置经济适用房(农村回收的宅基地可以用于退耕还林,城市经济适用房小区的高容积率实际上可以节约土地,具体操作可仿效成渝地区的地票交易制度)。另一方面,赣州应当尽快扩大城市规模,将赣县、南康、唐江、江口、于都、上犹等市镇变成赣州的卫星城。为便利卫星城与中心城区的联络,同时也改善赣州城区的交通出行状况,应及早着手规划建设赣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实现同城效应。以跨座式轻轨为例,建设成本仅为一般地铁的1/4-1/3,但运营速度与之伯仲,运输能力可以达到地铁的70%;如果允许城铁建设公司独家开发城铁沿线的部分地产项目,则甚至可以在不增加财政拨款的情况下实现城铁项目的盈利经营,而国内的地铁项目没有不亏本的。
本人相信,一条高铁不可能决定赣州的命运,低估赣州人民智慧的做法是可笑的。赣州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辟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赣州经济若是快速的发展起来了,估计铁道部也得贴过来主动给赣州修高铁了吧。



古拉 发表于 2012-8-6 10:06:23

支持楼主,希望斑竹加精!

bn0kz 发表于 2012-8-6 10:14:29

赣深高铁加昌吉赣高铁是赣州永远的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化解京深高铁开通对赣州经济的不利影响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