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海 发表于 2013-12-13 13:56:19

老城区改造之——《赣州郁孤臺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地區修建性详细規劃》,今天已整体挂牌

    《赣州郁孤台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经依法批准的《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



《赣州郁孤台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13年10月14日经赣州市人民zf批准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将批准实施的《规划》进行公布。在上述法定《规劃》的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应严格按照已批准的《规划》执行。
经依法批准的《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準并公布的《规划》,服从規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關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联系单位:赣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技术科)
联系地址:贛州市厚德路81号   



十字路口 发表于 2013-12-13 14:09:24

下载附件 (269.5 KB)




kxfix 发表于 2013-12-13 14:22:27

《赣州郁孤台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背景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经历了从府衙至督学试院至居民区的变化,历经变迁,各个时代均留下了明显历史印记。从东晋至清康熙二十九年,街区为府衙所在,府衙文化是街区该时段的核心价值,府衙位置位于现公安局所在地。俯衙前设置甬道,两侧巷道均为各时期的民居建筑,但如今区域内现状居民居住条件较差,房屋日旧失修,居民日常使用的卫生间、厨房等基本生活设施不全,缺乏统一的公共管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指导,在《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发展框架下,通过对规划范围内现状历史建筑、历史环境和景观要素的详细勘察,在深入挖掘赣州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制定。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北至章江、贡江,东至涌金门,南至西津路、章贡路,西至中医院,用地面积49.11公顷。
三、现状概况
从规划范围内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主要存在问题有:
片区功能问题——规划范围内功能主要是以居住用地为主,现状住宅大部分是解放前建造的,通风采光条件不好、卫生设施不全,年久失修,多已不适宜现代人的居住习惯。在老城区内公安局、中学教学楼及其宿舍等建筑体量大、景观效果差、缺乏当地特色,与郁孤台、八境台、章贡台、八境公园、古城墙及其周边地带整体城市形象不符合,低效而无序,有待更新。需重新引入与历史文化街区相容的城市功能。
城市形象问题——郁孤台、八境台、古城墙与及其周边地带历来都是赣州市人民历来关注的区域,也是赣州市对外形象的窗口。但从现状来看,无论从城市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缺乏特色,体现赣州市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也被淹没在无序发展的现代建筑之中,使该地段无法体现赣州古城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特点。
公共空间问题——规划范围内的城市空间缺少限定和秩序,空间品质不高。公共空间分散,缺少联系,需要整合。
四、保护要素
1、文保单位
规划范围内现存七处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赣州古城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郁孤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境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宋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蒋经国先生旧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皇城城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广东会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历史建筑
规划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一共有花园塘4号等45处。
3、传统街巷
规划范围内的传统街巷有6条:九华阁巷、田螺岭巷、花园塘巷、上竹丝巷、百家岭和白马庙。
五、价值评估
从整个历史沿革来看,街区作为府衙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在赣州的城建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价值是府衙文化。
六、规划定位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定位: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定位:充分挖掘府衙文化,发展集府衙参观、文化展示、民风民俗展示、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功能定位:街区北部恢复府衙;四贤坊—军门楼—府衙两侧恢复甬道,主要设置商业功能,以文化及旅游纪念品为主;田螺岭、花园塘、白马庙、九华阁等地段保留传统街巷及民居格局,主要设置茶楼、客栈、会所等功能;街区东部百家岭、上下竹丝巷、大树下地段以恢复清末明国初年的传统住区格局,主要设置居住及古玩字画等功能。
规划风貌定位:街区中部的甬道及府衙是宋城风貌的核心展示轴,规划为宋代官式建筑风貌为主。街区东、西两侧为传统客家民居风格的集中展示区,以清代及民国风貌为主。
七、规划原则及策略
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打造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原则为:真实性、整体性、特色性、可操作性、现代性。
规划策略为:1、严格保护整体格局,维护恢复建筑功能;2、打造旅游品牌,精琢商业项目业态,为后期招商提供可变的单元式组合模式;3、改善居住环境,强化市政支撑体系;4、加强建设管理,建立街区专门管理机构。
八、规划功能分区
规划范围内总体分为六个功能结构区域:
1、府衙文化展示区
位于规划范围北部,赣州市公安局地块,置换市公安局、赣七中用地,在该区形成府衙文化展示区。规划按照宋代格局在原址恢复府衙、翠玉楼等重要建筑,重塑四贤坊—军门楼—府衙的历史轴线;在府衙东北角恢复爱莲书院、爱莲堂,整治周围环境,结合赣州的府衙文化、书院文化,对周敦颐、苏轼、辛弃疾、文天祥、王阳明等历史名人著作进行展示,结合恢复的爱莲书院进行廉政建设教育。
2、郁孤台文化展示区
位于规划范围南部,通过郁孤台与城墙怀古游览相结合,形成观览古城风貌和章江景观的休闲观光区。保护田螺岭、花园塘等街巷走势和街巷尺度,结合一些文化创意活动,形成品味高雅、景观独特的文化展示区。
3、传统商业区
位于白马庙地段,在该区形成传统文化商业区。通过整治白马庙、九华阁等传统风貌街巷,传承传统商业模式,沿街开店、前店后住,整治街区环境,保留和鼓励部分居住功能的延续,保持街区的原真性。恢复部分有价值的老字号,以传统酒店、餐饮、手工艺品、土特产类商业为主,再现昔日繁华商业的景象。
4、学校拆迁安置区
位于老地委地段,结合现状建筑的保留与利用,远期规划置换为赣州七中北区的学校搬迁安置区。
5、文化创意商业区
位于百家岭、上下竹丝巷地段,紧邻八境路,现状保留较多的历史建筑。规划引入八境路的古玩字画业态,并将该区域建筑改造成为“下店上住”的形式,形成文化创意商业区。
6、八境公园景区
位于八境台地段,结合古城墙、章贡两江滨水空间一起整体打造八境公园景区,保留园内绿树苍茫、碧水微荡、楼亭对峙、清新幽静的优美景色;铺设步道台阶与小品,设计时结合历史事件与神话传说,展示赣州特色,塑造优美的自然文化景观。
九、总平面规划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与研究,赣州河套老城城北区域(郁孤台区域)为城市官署衙门区域,宋代府衙有章贡台、七松亭、思贤楼、燕喜堂、月华楼、翠玉楼、通判所、爱莲堂、爱莲池、袞衣葺纛堂等建筑。前面有军门楼、四贤坊等,规划对府衙按照宋朝格局进行恢复,充分挖掘府衙文化。
规划恢复从四贤坊—军门楼—府衙前—府衙的轴线。
街区内建筑主要为三种建筑形式——四水归堂式(天井式)、四扇三间式及鱼鳞板式建筑。规划对这三种主要建筑形式进行了整理,以更好的指导下一阶段的建筑设计工作。结合原有建筑形式,分片区使用这三种建筑形式。田螺岭、花园塘地段原有建筑主要以四扇三间及鱼鳞板式建筑为主,因此规划在该段也主要恢复这两种建筑形式;九华阁、白马庙地段则以四扇三间及四水归堂式建筑为主;百家岭、上下竹丝巷以四水归堂建筑为主。
建筑结构方面,街区保护范围内以木结构为主,包括土木、砖木、纯木等结构形式;街区保护范围外以砖混仿古结构为主,少量钢混结构。
同时,对现有功能进行置换,引入现代功能,提升河套老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通过对现有巷道肌理空间的保护,提升区域景观环境,重新规划组织区域交通,带动赣州旅游发展,提升区域旅游环境整体服务水平。
规划保留45栋历史建筑作为传统民居的功能,另外设置的传统商铺为“前店后住”或者“下店上住”的形式,这样可以保证街区内部的传统街巷都均匀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居住建筑,维持街区内部人气及延续街区传统住区的功能。
十、人口规划
根据预测,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宜控制为2500人。
为保证旅游资源在合理有序的利用,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确保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范围应将日接待游客数量控制在2100人以内(游客日适宜周转率为1)。当规划范围年旅游接待量达到60万人以上,每年应对街区实施一定时期(30天)封闭以满足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
十一、道路交通
鉴于历史文化街区本身的特征,规划在本街区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做到“车在外围行、人在里面走”。
1、动态交通组织
出于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考虑,本规划道路等级则延续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设置。花园塘、田螺岭、九华阁、白马庙等传统街巷原则上保持原有宽度,同时在局部地段拓宽形成开放空间。在建国路实行交通管制,分时间段对机动车辆通行进行适当限制。
田螺岭、花园塘、白马庙等传统街巷是主要景观街巷和游览路线,严格控制其景观风貌,保护和恢复有特色的铺地。街区内所有道路均可通行非机动车,但街区内部要禁止机动车进入,在断面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行消防、医疗救护、市政等特殊车辆。
2、静态交通组织
区域内的停车有旅游停车场与社会停车场两种。
旅游停车场一共集中设置了两处,分别位于原赣六中处及八境公园入口处。原赣六中处的旅游停车场利用现状地形高差设置了两层立体停车;八境公园入口处的旅游停车场则是将现电力公司城北分公司的一处营业用房拆除后设置的,旅游停车场面积共3300平方米,可容纳87辆车辆停放,其中包含16个大巴停车位。
社会停车场一共集中设置了两处,分别位于郁孤台前、百家岭与章贡路交叉口,郁孤台前为保留现状,百家岭与章贡路口则利用空地进行改造,社会停车场面积共2590平方米,可容纳74辆车辆停放。
规划在军门楼东侧的游客服务中心周边设置了非机动车停车位及电瓶车停车位。
规划在新开辟的车行道路边穿插设置了部分停车位。
规划一共设置机动车停车位233个,其中包含16个大巴停车位。
十二、建筑功能及业态
业态分区考虑各区块自身条件与街区氛围,进行了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安排。白马庙、九华阁、东溪寺一带紧邻甬道与府衙,是游客人流集中区,同时街道完整丰富易于形成两侧连续商业界面,因此安排主要的商业于该街区,形成以“动”为主的商业业态街区,安排中小型餐饮、传统商业等。田螺岭一带则深受郁孤台文化氛围影响,环境优美同时地形起伏街道幽长,因此安排该街区业态以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主,形成以“静”为主的文化业态街区,以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主,安排酒吧茶楼、会馆等。上下竹丝巷则处在主要游线一隅,其区位较为独立,而其交通较为便捷,宅院较多,因此安排文化创意商业业态于此,延续八境路古玩字画等商业业态。这三个街区是规模较大的几处业态集中分布区,另有规模较小的各类业态如会馆、民宿等则或相对集中或插花散布在街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城区改造之——《赣州郁孤臺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地區修建性详细規劃》,今天已整体挂牌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重庆方言网 重庆网 重庆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