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崇义,欢迎大家来崇义观光
崇义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欢迎大家来崇义观光2
推荐
崇义是赣南西部一颗绿色明珠,森林覆盖率高达85.7%,拥有268万亩林地,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169多万立方米,活立竹7260万根,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是十大“中国竹乡”之一、中国南酸枣之乡,属于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县。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璀璨的历史文化,相信一个“开明开放、创业创新、兴绿兴游、和谐和美”的新崇义会让你流连忘返!真诚希望海内外宾朋前来崇义观光、休闲、旅游、度假、投资、兴业!
(一)崇义的自然风光优美至极,令人神往。
1、灵性清透的水。崇义山水孕育了章江源头,《山海经.海内东经》载:“章水出于聂都东山,向东注入彭泽西”,是江西省最早见于地理专著的水名。章江是赣江的主流之一,发源于聂都乡龙潭脑山中,潭脑山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山涧溪水四季长流,聂都至今还保存有300多年前建的章源桥为证。胜似漓江山水的杰坝七星湖水上度假村,80里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是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湖南汝城温泉带一脉相承的崇义温泉,已发现上堡温泉、金坑温泉、茅坪热水,经地质部门勘探在县城也存在温泉眼。
图为:七星望月湖景区
2、千姿百态的山。崇义境内群山林密,云雾缭绕,层峦叠翠,竹海齐云,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全县就有110多座,是吸氧、避暑、休闲、健身生态旅游的理想境地。奇险俊野的齐云山。海拔2061.3米,赣南第一高峰、江西第二高峰的齐云山,大片俊秀神奇的原始森林,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色生态的阳岭。阳岭属于国家4A级森林公园,距崇义县城仅1.5公里,总面积6.8万亩,有3万亩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5%,是赣南面积最大、保护最好、离县城最近、开发潜力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图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内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的风景区——阳岭国家森林公园
图为:海拔为2061米的江西第二高峰、赣南第一高峰齐云山风光
3、鬼斧神工的聂都溶洞。人称“地下宫殿”的聂都大理石溶洞群实质为汉白玉溶洞,经过亿万年海水冲刷形成,是国内三处大理石溶洞中最古老、发育最好、景观最丰富的溶洞群,境内大小溶洞28个,星罗密布,幽深莫测,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被誉为“大理岩溶第一洞”,也是江西省24个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图为:聂都溶洞仙鹤岩景区
4、农耕史诗的“上堡梯田”。从广东迁入的客家先民来到上堡这荒山野岭,从山脚开到山顶,开山凿田,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的梯田犹如横亘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足可见证客家先民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被列入为国内第三大梯田群落。
图为:国内第三大梯田群落——上堡梯田
图为:金灿灿的收获季节
(二)崇义被誉为“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
崇义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越,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亚热带动植物种群极大多数有分布。根据初步调查,全县分布有林木树种123科892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水杉、秃杉、银杏等,有大面积濒危植物红豆杉林。动物有国家级珍稀野生动物黄腹角雉、金钱豹,还有猴子、锦鸡、蛇等野生动物;昆虫蝴蝶达千余种之多,1990年在阳岭采集的两种蝽科昆虫标本为世界首次发现新种。崇义是全国重点竹产区,竹类拥有7属42个品种,现有毛竹林面积58.5万亩,年产毛竹600万根。在崇义县过埠镇泮江村,发现有大面积太平洋早澳陶际标准笔石标本。这些岩石是太平洋地区早澳陶际火山爆发形成的,距今有300多万年的历史,全国共有6种标准笔石,崇义就有3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一处,其中新厂期“茅坪组”笔石就是以崇义的茅坪来命名的。崇义聂都乡有世界仅存的第三片大面积野生柑橘林,此前,野生柑橘林只在我国湖南发现过两处。野生柑橘林的发现,对于研究现代柑橘性状、改良柑橘品种、提高防病虫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齐云山生长着我国珍稀植物紫萁科的粤紫萁、雨蕨科的雨蕨、鳞毛蕨科的湖南黔蕨,证明了齐云山地区生物的多样性。这些被发现的珍稀植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尤其是粤紫萁,在全国仅发现3株,其中香gang2株,深圳1株。
图为:云雾缭绕的阳明湖
(三)崇义的历史文化璀璨绚烂。
崇义虽然地处南方荒山野岭,据考古出土的古墓证实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客家文化、绿色生态的竹文化和光辉闪耀的红色文化交相辉映,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1、人文古迹比较丰富。崇义建县是为明代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取“崇德尚义”之名,县内“茶寮碑”石刻佐证这一历史。明正德年间,身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阳明巡抚南赣,统兵镇压南赣起义。两月之内,将“南赣数十年桀骜难攻之贼,扫荡无遗。”王阳明率帐屯兵茶寮,设立茶寮隘所,并在此勒刻纪功碑一方,这就是《王阳明全集》中所记载的《平茶寮碑》。该碑位于崇义县思顺乡西山界村桶冈小组,1997年被江西省人民zf批准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明末清初大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墨宝真迹于1981年冬发现在聂都溶洞内。朱耷留下的墨书题诗:“时人识得真空相,便是长生不老翁。”至今让人对他看透生死的至高境界感叹不已。此外,清朝三科状元戴衢亨真迹、思顺三仙下棋、上堡司马第、古亭古戏台等人文景观,以及散布在各乡镇的古驿道、古桥、古民居、古宗祠、古牌匾、古墓、古寺庙更是体现出崇义的历史文化的悠久深远。
图为:茶寮碑
图为:距今300多年历史的章江源头第一桥——章源古桥
2、红色文化光辉闪耀。崇义位于罗霄山脉中段,邻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邓子恢等的光辉足迹,诞生了黄志勇、谢振华、余光茂、兴中四位开国将军。邓子恢早年在杰坝圩开店三年从事革命活动,邓小平、张云逸百色起义后进入江西在杰坝长潭进行了长达28天的整训,彭德怀在思顺乡四面悬崖峭壁的大王洞设立了红军医院,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就在崇义阳岭,崇义作为一块红色热土,播洒了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上堡整训”1927年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部在崇义上堡进行了大规模休整,在建军史上意义仅次于“三湾改编”。“上堡整训”旧址位于崇义的上堡乡,其中有朱德故居和陈毅故居。王尔琢烈士墓在思顺墟的虎形岭,长眠着赫赫有名的红军团长王尔琢。1928年,王尔琢在思顺墟追回被裹胁的红军连队时,不幸被叛徒袁崇全杀害,年仅25岁。**题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是对这位大无畏的红军将领的至高褒奖。
图为:人民英模——王尔琢烈士墓
3、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世代居住在崇义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民,凭着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韵的非物质文化。现在流传在县内各乡镇的民间传统文化就有25种,如舞春牛、三节龙、九狮拜象、上堡梯田习俗、东庄纸制作艺术、黄姜豆腐制作艺术,马子灯、纸扎等。上堡乡的“舞春牛”活动是在每年的立春时节进行。立春那天一早,村民们便自发来到河边,由人装扮成河神,河面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掌牛头者组织舞牛队伍,在家中的牛栏、猪圈等家禽活动场所前进行参拜,以保家禽家畜的平安,祝福开春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崇义县舞春牛》已列入赣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关田镇的“三节龙”表演,龙由3节组成,3个舞龙者站在仅有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轻捷自如地腾挪跳跃,舞动龙身,凌空穿插翻飞,场面惊险刺激。目前这种濒临失传的艺术,县里已派专门工作人员将该艺术的民间传人甘朝海老人舞步绘成了图谱,使“三节龙”民间表演活动此后得以流传并广泛开展。纸扎龙灯产品形态逼真,活灵活现,曾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多次参展并获奖。聂都乡的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香火龙造型威武、香火明丽、气势恢宏,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东庄纸是勤劳智慧的崇义人利用毛竹丰富、水质上乘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运用自己精湛的工艺,制造出全国一流的纸张。东庄纸又叫磨头纸,色泽光洁、纸质细腻、抗拉力强、耐皱耐折、吸水性好、久不虫蚀,是书画、印刷、装帧的上等纸张,同时也印证出崇义源远流长的竹文化。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黄姜豆腐是崇义特有的客家小吃,以黄豆、黄姜为主要原料,制作工艺独特,捞起来的豆腐外黄内白,因此得名——“黄姜豆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