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adhdq 发表于 2012-7-12 11:56:00

从一个在赣州工作生活过的历史人物了解赣州的历史交通地位

相信大家对宋慈都比较了解,也就是那个“大宋提刑官”,写了《洗冤集录》那个人。但是关于他曾在赣州工作和生活过,可能就没几个知道了。其实嘉熙四年(也就是1240年),宋慈曾任江西提点刑狱兼赣州知县。

    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官,是中国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相当于现在的法医这一概念。 提点刑狱公事是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的长官,由朝廷选派,三年一换。提刑司是“路”级的司法机构,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并总管所辖州、府、军的刑狱公事、核准死刑等,也有权对本路的其他官员和下属的州、县官员实施监察。 提刑司原隶属转运使管辖,宋真宗时分出。

    提刑司多设在占据交通要道的州府,“提刑官”则每年定期到所辖的州县巡查。史载宋代“提刑官”的职能,除了监察地方官吏之外,主要是督察、审核所辖州县官府审理、上报的案件,并负责审问州县官府的囚犯,对于地方官判案拖延时日、不能如期捕获盗犯的渎职行为进行弹劾(《宋史.职官志七》)。宋代杖刑以下的犯罪,知县可判决;徒刑以上的犯罪,由知州判决,而“提刑官”主要负监督之责;州县的死刑犯一般要经过“提刑官”的核准,提刑司成为地方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提刑官”在巡查州县的监狱时,除了查看囚犯的人数、囚禁时间外,还审理疑难案件,平反冤狱,以及接受民众的上诉。

    由此可见,在宋朝,赣州的交通位置有多么的重要。

    “涛涛赣江水,千年梅关道”,当我们今日游览雄伟的赣州古城时,我们不难发现惜日的赣州是何等的繁荣,昔日的梅关古驿道是何等的繁忙,可是面对昔胜今衰,我们感到的是深深的无奈。历史是无情的,粤汉铁路改道湖南使昔日繁华的赣州,使昔日引领中国潮流的江西落后了。要是粤汉铁路没有改道,今日的江西会是。。。。。?今日的赣州又会是。。。。?但是历史没有假设,赣州这个曾经应梅关古驿道而兴的城市太需要交通的的振兴了,而目前她最需要的是昌吉赣高铁。 可是江西,这个不被国家重视的省份,要国家投资修铁路实在太难了,立了项,开工也难。像昌吉赣高铁这样能起到盘活几个城市的铁路系统作用的更是意义重大,而且赣州和吉安都是为共和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地方,就是从历史和公平的角度出发也要早日修通昌吉赣高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一个在赣州工作生活过的历史人物了解赣州的历史交通地位

本站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