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浮桥历沧桑
江西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赣州市及周边几个县,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亦是中国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与广东的梅州、韶关、河源相接,其老城区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宋代古城墙,建春门古城门,以及仅存的赣州古浮桥。从建春门城墙上远处看浮桥,像一条长龙横卧于贡江上,行人在两岸之间穿梭。过去赣州四面环水,因为南边还有条护城河。人们要过河只能渡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宋代时,为了方便和外面沟通,于是在章、贡两江上架起了三座浮桥。这座浮桥,也就是建春门浮桥。它是在南宋干道年间,由知军洪迈建成的。这座浮桥长四百米,共享了一百只小船拼接而成,每三只小船为一组,整座浮桥分为三十三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上。 走在这座浮桥上,迎面吹来的风很凉爽,看着滚滚的贡江河水,心里很是害怕,初段还会有点摇摇晃晃的感觉。还是小心翼翼,紧紧拉着同伴的手,但出乎意料的平稳,还能看见骑自行车而过的人,如走在平地上一般,悠闲走过。浮桥几经修补,历经沧桑,见证多少历史。这座浮桥早上七时半至晩上九时可让人通行,早上九时和下午四时都要开启一次,让船只从贡江江面上通过。 在江边附近不到二百米有一条小巷,保留着客家古建筑,虽已破落,还是可以看到当年的光辉和繁华,就让大家好好回味过往的历史。 (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小泉)
澳门日报~~哇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