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星期二 晴
看了一篇文章,是作者在听了余永正老师的观摩课后,由余老师课堂上的一句话引发而来。课上指名读的环节,针对一位学生响亮的朗读,余老师夸奖之余不忘提醒玉米脱粒机要注意“保护好嗓子”。作者认为余老师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极富爱心。再联系实际,缀以正反事例,做成了一篇师德的文章。
余老师课上的精彩是毋庸置疑的,但余老师的课不会是绝对完美的。上课是一门艺术——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艺术。
学生朗读时提醒要注意“保护好嗓子”,我认为这只是一种“秀”。安全课上我们需要提醒学生不要在游戏中大喊大叫,以免损伤声带。而适度的朗读和歌唱,是有益无害的。新课标提倡学习语文要充分地读,而实际上能充分读的少之又少。学生在学校里没多少时间读(主要是城里),在家里不愿读。我的女儿在家里就从来没读过课文,背课文都是匆忙地默读、强记,记忆的持久性与对口语的训练远不如熟读成诵的效果。与一些家长交流,我知道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当面,学生的大声朗读会损伤到声带吗?如用辩证法回答:不排除意外。
去年余老师在秋浦影剧院上观摩课,指导学生写生字时“秀”书法,说“撇”是“甩出去”,我就不敢苟同。“甩”则势尽力竭,与书法笔意格格不入。可见权威是不能迷信的,当然对权贵http://www.wpzshz.com更不能迷信,这对于一个智力正常、精神健康的人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