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万安及遂川工业园发展情况如何,今年引资状况?哪位赣南朋友可告之,谢。
文章简介:1、基本建设:建成了A、B、C2、供水:开发区内建有日供水达3、供电:开发区内有110千伏4、排水排污:目前区内实行雨水开发区目前已落户企业140多家1、矿产品加工产业。兴国境内富2、新型建材产业。兴国境内石灰3、食品加工产业。兴国九山生姜4、机械制造业产业。主要企业有兴国县經济开发区简介
(一)基础设施
1、基本建设:建成了A、B、C、D、猫岭沿江路和新区主道、支道等七条水泥路面大道,总长30.4公里,形成了老园区、新园区、氟化工业区“一园三区”的框架。区内绿化、亮化、美化基本到位,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供水:开发区内建有日供水达2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在建日供水10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能完全满足企业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3、供电:开发区内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1座,区内电力供应充足、稳定,不会拉闸限电。年内计划新增110千伏變電站1座,完全可以满足现有和今后新增企业的用电需求。
4、排水排污:目前区内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制排水体制,已建有垃圾处理厂1座、垃圾转运站3座,实现了垃圾的分類处理与高效回收再利用。现正在建设日处理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一期2万吨项目已经启動,将于2012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企业污水可经沿途管网收集,由污水处理廠统一处理,统一排放。
(二)产业发展
开发區目前已落户企业140多家,已经形成了以矿产品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为代表的四大主导产业。体育运動用品、电子电器、制药等产业也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
1、矿产品加工产业。兴国境内富含钨、煤、金、莹石、稀土等20多种矿产资源,莹石储量和品味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现有矿产品加工企业8家。代表企业有:世界500强中国中化集团投资20.6亿元兴办氟化工基地项目,中国民营100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投资10亿元兴办钼深加工项目,江苏蘇宁环球集团投资6亿元兴办矿产品深加工项目等。
2、新型建材产业。兴国境內石灰石、花岗岩储量居江南之首,发展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的水泥建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代表企业有:中国建材集团宝华山水泥公司、江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等。同时,以金属板材加工为主的江西永大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迅速,已经形成年产10万吨彩色涂层板、年产20万吨热鍍锌板的生产能力,并正在建设年产50万吨冷轧薄板項目。
3、食品加工产业。兴国九山生姜、兴国灰鹅、兴国红鲤鱼、绿色茶油等特产名扬四海,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灰鹅之乡”、“红鲤鱼之乡”和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油茶之乡”。兴国食品加工产业主要以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为原料,代表企业有:宗苏食品厂、百丈泉食品饮料公司、小而大食品公司、红天下茶油公司、山村茶油公司、将军红果业公司、瑞兴农业公司等。
4、机械制造业产业。主要企业有江西国兴集团兴国齒輪箱拨叉有限公司,已经具备从模具开发、毛坯生产到成品加工的全过程生产能力,主要为依维柯、江铃、奇瑞、吉利等50多家汽车集团企业配套生产系列汽车齿轮箱拨叉、拨叉軸、拨叉轴组件等产品,同时产品出口印度、意大利以及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江西遂川工业园区成立于1995年8月,原名遂川县泉江工业区,2002年更名为遂川县工业园区,2006年更名为江西遂川工业园区。一期规划总面积220公顷。距井冈山火车站、飞机场55公里,距大广高速公路10公里,距县城5公里,105国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相对明显。园区内基础设施,绿化、美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截止到目前,园区内落户企业已达101家,其中投产89家,安置就业23110人。
2002年,江西遂川工业园区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控制性详规》,将园区科学合理划分为电子产业区、食品加工区、药品产业区、林产化工区、商务居住区和综合行政服务中心等五区一中心。几大主导产业中重点企业主要有:由江苏三笑集团投资兴办的“江苏三笑(遂川)日化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睡的香”牌蚊香;由上市公司上汽股份和浙江德华兔宝宝投资兴办的江西绿洲人造板有限公司和江西德华兔宝宝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中密度纤维板和“兔宝宝牌”细木工板,主要产品各项指标名列全国前茅;由厦门金鹏人造花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吉安新鹏人造花有限公司,为台资企业,其生产的仿真人造花全部出口欧美市场,是江西省重点外资企业;由台商投资9200万美元兴办的“江西遂川海丰鞋业集团有限公司”用地700亩,10月底,进行设备安装;由香港南益集团投资兴办的“遂川南丰针织有限公司”占地80亩,主要生产出口针织成衣;江西翔云药业有限公司是由遂川县内民营企业“翔云集团”于2004年投资建成,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企业。江西遂川工业园区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思路、创新举措,着力在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上下功夫,着力在扶持落户企业增产增效,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促进财政增收上做文章,倾力打造“配套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