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下一所综合性大学可以叫江西科技大学吗?
今天,日不落的孤独发帖倡议借助中央苏区建设之机,整合赣州师院、医学院等本科、高职院校,组建江西科技大学,我觉得好像有些不妥。我觉得一个校名可以是这个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定名为科技大学的话虽然得到了省衔,但跟江西理工大学发展方向有很大重叠部分,这样一是很难再吸引外省考生报考,二是对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的浪费。再说了,那赣南师院固有的文史优势也得不到突出,反而有削弱之势。据我所知赣南师院传统文科中的政治学和艺术学科中的音乐学都是比较强的学科,如果自己的学校以后变成科技大学,我想这些专业的学生时很不爽的。
日不落的孤独还谈到蓝天学院(今江西科技学院)的问题。我觉得蓝天学院将来升格为江西科技大学不仅不是江西的难堪,反而是江西的骄傲,楼主不应该认为民办大学就不能代表一个地方的教育水平,民办学校办得好照样是当地人的骄傲点,所以南昌大学又何必难堪?
一句话,若冠以省名没有合适的校名,而以“南方”前缀根本没希望的话(以前去赣南师院玩,看到满眼女色,不禁笑言赣南师院以后可以改为南方女子大学,呵呵),直接考虑赣州大学吧,好歹可以定位发展为综合性大学。虽然走出江西确实还有不少没怎么读书的人不曾听说过赣州这个地名,但绝对没必要弃“赣州”而取“江西”,我觉得最初的最初一般人确实会惯性地认为以省份前缀的大学要比地市命名的大学更牛X,但我认为,这种认识多数只源于那种低端的外地人才(只能上高职、又对辽阔中国没什么认识的考生),真正读过一些书的人的话,我相信赣州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不是那么挫的吧。人家石河子大学、吉首大学、聊城大学还不害臊呢,我们赣州何以不自信?
另外,客家大学也可以考虑,这个名称说实话并不好听,但可以以特色取胜,效仿福建泉州的华侨大学,以当地突出的族群文化命名,以后重点加强跟世界各地的客属地区合作,依靠客属资源(包括文化和经济各方面),把客家大学打造为具有本土特色海外气息国际视野的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大力建设经济学科,可以邀请海内外知名的客籍商界大鳄做客座教授或合作创办特色商学院。这样对以后奠定赣州客家摇篮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赣州发展要是能利用好客家这张王牌也是可以走得更远的。
最后,还是那句话,改名要在一校发展的基础和目标上谨慎而行,改名不是为了制造噱头,这十年来各地改来改去,说实话等大家都是学院都是大学后,五年十年,面目清晰了,世人认可的还只是那些真正有实力有特色的大学,你未真正进步的话又会回到原来的影响度上。比如说湘潭的湖南工程学院、湘西州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常德市的湖南文理学院、衡阳市的湖南工学院、娄底市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都好不骄傲地挂上了省名,但是你觉得以后它们的面目被人看清后还会一直有吸引力吗?我很反对江西去效仿湖南这样乱搞,在高校发展这块,湖南的现状不是我们要学习的。大家不会不知道湖南永州原来有个零陵师范学院,后来改成了零陵学院,再后来改成了现名湖南科技学院(与湘潭的湖南科技大学有一字之差,你说怪不怪?)现在他们想申请改为舜德大学(舜帝陵墓在永州宁远县内),这是不是基本代表了整个湖南高教的浮躁气氛呢?
以前的蓝天学院现在改叫江西科技学院了,以后江西科技大学的名字非他莫属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