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赣州的汽车增长有多快!!!!!!
2011年,赣州围绕构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加快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步伐,公路网络显著优化,路网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带动了交通运输队伍不断壮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消费旺盛,全市各类民用车辆拥有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一、民用车辆拥有量稳定增长
截止2011年底,全市各种民用车拥有量达到160.34万辆,比2010年增加12.61万辆,增长8.53%。平均每天新增民用车345辆。私家车拥有量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年底达到155.72万辆,同比增长8.47%。
(一)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
汽车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截止2011年底,赣州民用汽车总数达到24.63万辆,比上年增加5.46万辆,增长28.5%,占全市民用车辆总数的比重为15.38%。当年新注册民用汽车5.45万辆。
1、载客汽车较大幅度增加,小型车占九成
2011年底,全市载客汽车17.01万辆,比上年增加4.29万辆,增长33.75%。其中:以轿车为主的小型车不但所占比重大而且增速快,年末数量达到16.02万辆,占载客汽车总数的94.18%,比上年增长35.54%;居民汽车消费档次不断提高,购买车辆逐步从经济型向舒适性、安全型、功能多样化车辆转化,进口车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数量增长较快。2011年全市进口小型车达5272辆,比上年增长51.45%,占进口汽车总量的98.30%。
其他各种载客汽车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大型载客汽车3837辆,比上年增长7.48%;中型车2794辆,增长10.7%。微型车3238辆,增长12.86%。
2、载货汽车较快增长,轻型和中型近九成
赣州物流业迅猛发展,配送服务需求增加,促进载货汽车快速增长。2011年底,全市载货汽车6.71万辆,比上年增加1.21万辆,增长22.08%。其中:重型载货汽车6753辆,比上年增长12.51%;中型载货汽车11362辆,比上年增长9.28%;轻型载货汽车为4.87万辆,增长27.75%。中型和轻型载货汽车合计占全部载货汽车的比重为89.56%。微型车为250辆,下降39.61%。
3、非营运汽车数量多、增长快
2011年底,全市非营运汽车21.24万辆,比上年增加5.21万辆,增长32.55%;营运汽车3.38万辆,比上年增加2455辆,增长7.82%。非营运汽车占汽车总量的86.26%,增速比营运汽车增速高24.73个百分点。
由于交通运输逐渐趋于集约化、规模化,营运货运车辆结构有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营运汽车中的重型载货汽车比上年增长13.12%,而微型载货汽车下降57.89%。
4、个人拥有汽车保持高速增长
2011年底,全市个人共拥有民用汽车20.30万辆,比上年增加5.02万辆,增长32.86%,增速比全市民用汽车增速高4.36个百分点,其占全市民用汽车总量的比重为82.45%。其中,个人拥有载客汽车14.63万辆,比上年增加4.07万辆,增长38.47%;个人拥有载货汽车5.05万辆,比上年增加1.06万辆,增长26.44%。
小型载客汽车由去年的10.20万辆上升至14.21万辆人,增速达39.31%,其中轿车达10.45万辆,增长39.18%;轻型载货汽车达4.22万辆,增长31.34%;载货汽车中普通载货车由上年的2.09万辆个升至2.83万辆,增长35.25%。
5、其他汽车呈下降趋势
2011年底,全市其他汽车达9117辆,比上年下降4.47%。其中:低速货车比上年下降13.13%,为5764辆;三轮汽车比上年下降31.8%,年末数量为444辆。
(二)摩托车稳定增长,占民用车辆八成以上
截止2011年底,全市摩托车拥有量为135.61万辆,比上年增加7.13万辆,增长5.55%,占民用车辆总数的84.57%。其中:普通型摩托车135.03万辆,比上年增长5.62%;轻便型摩托车5797辆,比上年下降8.42%。
(三)挂车持续增加
2011年,赣州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推进,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强力跟进,带动了工程用车的增加,加之物流运输行业日趋繁荣,全市挂车数量达到1006辆,比上年增加149辆,增长17.39%。
表1:2011年赣州市民用车辆情况
指标名称
总计
#营运
#个人
绝对量(辆)
比上年增长(%)
绝对量(辆)
比上年增长(%)
绝对量(辆)
比上年增长(%)
合 计
1603385
8.53
38185
9.23
1557207
8.47
一、汽车
246258
28.50
33848
7.82
203045
32.86
1.载客汽车
170087
33.75
5881
4.07
146329
38.47
其中:大型
3837
7.48
3085
6.27
222
-1.33
中型
2794
10.70
1391
-0.71
925
20.92
小型
160218
35.54
1405
4.31
142162
39.31
微型
3238
12.86
0
0.00
3020
14.52
其中:轿车
115443
35.69
1360
3.90
104539
39.18
2.载货汽车
67054
22.08
23461
8.46
50508
26.44
其中:重型
6753
12.51
5639
13.12
1204
6.27
中型
11362
9.28
10718
9.06
6919
9.12
轻型
48689
27.75
7088
4.54
42154
31.34
微型
250
-39.61
16
-57.89
231
-38.89
其中:普通载货
32743
30.15
1738
2.12
28274
35.25
3.其它汽车
9117
-4.47
4506
9.61
6208
-13.78
其中:三轮汽车
444
-31.80
235
-25.63
417
-32.96
低速货车
5764
-13.13
3115
-0.89
5350
-13.82
三、摩托车
1356118
5.55
3342
23.14
1354121
5.56
1.普通
1350321
5.62
3338
23.22
1348334
5.63
2.轻便
5797
-8.42
4
-20.00
5787
-7.48
五、挂车
1006
17.39
994
17.08
38
35.71
二、机动车驾驶人员较快增长
在民用车辆稳定增长的同时,机动车驾驶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2011年底,全市机动车驾驶员达173.09万人,比上年净增13.07万人,增长8.16%,平均每天增加358人,其中汽车驾驶员人数首次超过50万人,达55.89万人,比上年净增8.44万人,增长17.78%。
三、客运能力呈下降趋势,货运能力持续提高
近年来,赣州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民航、铁路、水运、公路规模不断扩大,运输部门在积极做好运输组织和运力配置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强化民航、铁路、水运、公路运输能力。2011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114万人次,比去年下降9.24个百分点;旅客周转量631115万人公里,比去年下降2.13个百分点,而民航、铁路、水路旅客运输量分别为51.51万人、1226万人、119.1万人,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42%、6.42%、17.46%。货运量15866万吨、货物周转量1743793万吨公里,分别比2010年增长13.17%、5.02%。
表2:2011年赣州市货物、旅客运输量及周转量
项目
单位
2010年
2011年
增长(%)
一、货物运输量
1、民航
吨
2205.5
2948.1
33.67
2、铁路
万吨
747.6
819.2
9.58
3、水运
万吨
882
1211.4
37.35
4、公路
万吨
14020
15866
13.17
二、旅客运输量
1、民航
万人
31.52
51.51
63.42
2、铁路
万人
1152
1226
6.42
3、水运
万人
101.4
119.1
17.46
4、公路
万人
8940
8114
-9.24
三、货物周转量
#水运
万吨公里
96690
67645
-30.04
公路
万吨公里
1660430
1743793
5.02
四、旅客周转量
#水运
万人公里
680
830
22.06
公路
万人公里
644858
631115
-2.13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机动车拥有量大量增加,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心城市、主要街区停车困难、道路堵塞现象日益突出,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增加和环境污染加重问题。二是油价上涨,增加了运输业主的经营成本。据公路运输能源消费抽样调查,2011年全市各类型营业性运输车辆消耗的柴油平均价格比上年上涨9.22%。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够均衡,公路等级和结构不尽合理。四是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行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等等。
针对上述情况,有关部门应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因势利导,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推进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转变。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体系。二是进一步强化运输组织,优化运输结构,全面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好为企业和运输户提供信息等优质服务工作,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三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居民消费小排量、低污染车型。引导营运车辆向专业化、标准化、清洁化方向发展,降低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四是加大城乡公共交通发展力度,减少道路行驶密度,着力解决停车难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赣州市统计局)
怎么变成这样的格式呢
页:
[1]